二、活血化瘀药

二、活血化瘀药

凡具有疏通经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其中活血化瘀作用较强者,又称为破血药。活血化瘀药味辛性散,适用于各种瘀血所致的病证,如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经闭、产后恶露不尽、产后瘀滞腹痛、胸痹、癥瘕痞块、疮痈肿痛等。本类药物不宜用于妇女月经过多者,孕妇当慎用或忌用。

川芎 huanxiong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st.的根茎。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生用或酒炒、麸炒。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疮疡肿痛,跌仆伤痛等病症。本品为妇科调经要药,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赤芍等药同用;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药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药同用;治癥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术等药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药同用。

2.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川芎升散,能上行头目巅顶,又有祛风止痛之效,为治头痛要药。对于风寒感冒头痛可配伍荆芥、防风、羌活等药;风热头痛可与菊花、僵蚕等配伍;风湿头痛可与羌活、藁本、防风等同用;瘀血头痛可与赤芍、红花、丹参等药配伍;血虚头痛,可与当归、地黄、芍药等药同用。亦可根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

此外,近年临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缺血性脑血管病。

【用法用量】煎服,3~10 g;研末服1~1.5 g。

【注意事项】凡阴虚阳亢、舌红口干者不宜用;月经过多、孕妇亦不宜用。

[要点:川芎的性味、功效、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

川芎所含主要有效成分为川芎嗪和阿魏酸等,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减轻Ca2+超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扩张血管、抑制细胞凋亡和肥大、调节免疫状态、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影响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等作用,从而能针对多系统、多器官、多种病证发挥作用。

延胡索 Yanhusuo

【来源】本品为罂粟科草本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块茎。主要产于浙江和江苏。用时捣碎生用,或醋制。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与应用】用于胸腹疼痛,肢体疼痛,疝痛,痛经等症。单用有效,也可配伍其他药物。如治疗胃脘疼痛,可与川楝子同用;治疗寒凝气滞血瘀之胸痹疼痛,可与瓜蒌、薤白同用;治疗痛经,可与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同用;治小肠疝痛,可配伍小茴香、乌药、吴茱萸;用于跌打伤痛,可配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治疗四肢血滞疼痛,可与当归、桂枝、赤芍等同用。

此外,近年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配伍活血行气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9 g;研末服1~1.5 g。

[要点:延胡索的性味、功效及用法用量]

郁金 ujin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姜黄Curcuma longa L.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块根。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四川、云南等地。冬春二季采挖,摘取块根,除去须根,洗净泥土,入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取出,晒干。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心、肺、肝经。

【功效】活血止痛,疏肝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主治与应用】

1.用于经行腹痛,月经不调,癥瘕痞块等症。郁金功能活血行气,具有止痛作用,用治经行腹痛,可与柴胡、香附、当归等配伍;对于胁下痞块,可与丹参、鳖甲、泽兰等同用。

2.用于胁肋疼痛。本品善于疏肝解郁,用治肝气郁结之症,可配柴胡或川楝子、香附等药。

3.用于湿温病浊邪蒙蔽清窍,症见神志不清、胸胁痞闷及癫痫等。常与芳香开窍的菖蒲、清心豁痰的竹沥、连翘等配伍;若配合消除痰涎的明矾,可用治痰迷心窍的癫痫或癫狂等病证。

4.用于吐血、衄血、尿血等症。郁金药性寒凉,凉血又活血,若配合生地黄、牡丹皮、山栀等凉血药,可用于血热妄行夹有瘀滞者,起祛瘀生新、止血而不留瘀的作用。

5.用于黄疸。郁金有利胆退黄的作用,治黄疸常与茵陈、栀子、枳壳、青皮、芒硝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 g。

【注意事项】丁香畏郁金。

[要点:郁金的性味、功效、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丹参 anshen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苏等地。生用或酒炒用。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清心,养血安神。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血腹痛,胸胁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癥瘕积聚,疮疡肿痛,跌仆伤痛等病症。丹参活血祛瘀,通行血脉,作用广泛。其性寒凉,对血热瘀滞者尤为适宜;对于瘀滞有寒者,可配伍温里祛寒之品。对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疼痛者,常与桃仁、红花、益母草等配伍应用;治疗胸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者,常配合砂仁、檀香等药同用,如丹参饮;对于疮痈肿痛,可与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等配伍。

2.用于温病热入营血,症见高热、身发斑疹、神昏烦躁,舌红绛等症。丹参性寒,既能凉血,又能清心,故可用治上述诸症,常与生地黄、犀角(水牛角代)、玄参等药同用,如清营汤。

3.用于心悸怔忡、失眠等症。丹参有养血安神的作用,用于心悸失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配伍。

近年来临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肝脾大、脉管炎、宫外孕等病症。

【用法用量】煎服,10~15 g。

【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同用。月经过多者、孕妇忌用。

[要点:丹参的性味、功效、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

丹参所含主要成分为丹参酮、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丹参素等,能扩展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凝,促进纤溶、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抑菌、增强免疫、降血糖及抗肿瘤等作用;抑制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抗纤维化。临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炎等病。

红花 onghua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筒状花序。主产于河南、浙江、四川等地。生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疮痈肿痛,跌仆伤痛,风湿痹痛等症。红花辛散温通,活血祛瘀,通调经脉,为治瘀血阻滞之要药。多与桃仁配伍使用,活血可配当归、川芎、芍药等;祛瘀可配伍三棱、莪术、大黄、土鳖虫等药。

2.用于斑疹色暗。热郁血滞,斑疹色不红活者,用本品活血祛瘀以化滞,可与当归、紫草、大青叶等活血凉血、泄热解毒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3~9 g。

【注意事项】月经过多者、孕妇忌用。

知识拓展

番红花,又名藏红花,为鸢尾科草本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柱头。性味甘,寒。归心、肝经。有与红花相似的活血化瘀功效,活血化瘀之力强于红花,又兼有凉血解毒作用。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以及斑疹大热、色不红活者。本品货少,价格较昂贵。用量1~1.5 g,煎服。

益母草 Yimucao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地上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生用或熬膏用。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主治与应用】

1.用于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月经不调,痛经,以及跌打损伤等症。本品为妇科经产要药,可单味熬膏服用,也可与当归、川芎、赤芍等配伍应用。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本品利尿消肿,可单独大剂量使用,也可与茯苓、白茅根、白术、车前子、桑白皮等同用。

此外,本品性寒又有凉血之功,能治疹痒赤热、疮痈肿毒,可单味应用,亦可配合凉血解毒、祛风止痒药同用。可同时内服外用。

【用法用量】10~15 g,大剂量可用至30 g,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要点:益母草的性味、功效、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牛膝 iuxi

【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根。主产于河南,又称“怀牛膝”。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切片生用或酒炙用。

【性味归经】苦、酸,平。归肝、肾经。

【功效】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水通淋。

【主治与应用】

1.用于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及跌仆伤痛等症。用于治疗妇科、伤科各种瘀血凝滞的病症,常与红花、桃仁、当归、川芎等药同用。

2.用于腰膝酸痛,足膝痿软无力。对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常与杜仲、续断等同用;对湿热下注引起的腰膝关节肿胀疼痛,常与苍术、黄柏等同用。

3.用于吐血、衄血、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头痛晕眩等症。常配侧柏叶、白茅根、小蓟等药用;治牙龈肿痛属于阴虚火旺的症候,可配养阴清热药如生地黄、石膏、知母等;治肝阳上亢,气血并走于上,头痛眩晕之症,常与平肝药如代赭石、牡蛎、龙骨等同用。

4.用于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等症。本品有利水通淋之效,又活血祛瘀,故可用于小便不利、尿血及淋沥涩痛之症,常与瞿麦、滑石、通草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5 g。

【注意事项】孕妇、月经过多者忌用。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多梦遗精者慎用。

[要点:牛膝的性味、功效、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

牛膝有川牛膝和怀牛膝,二者均能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但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莪术 zhu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蓬莪术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温郁金主产于浙江温州;广西莪术主产于广西。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生用或醋制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主治与应用】

1.用于癥瘕积聚,经闭,心腹瘀痛。本品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破血散瘀,消癥化积,行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食积日久所致的癥瘕积聚以及气滞、血瘀、食停、寒凝所致的诸痛证,常与三棱相须为用。

2.用于食积脘腹胀痛。本品能行气止痛,消食化积,用于食积不化之脘腹胀痛,可配伍青皮、槟榔,如莪术丸。

此外,本品既破血祛瘀,又消肿止痛,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与其他祛瘀疗伤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5 g。醋制可增强其祛瘀止痛之功。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要点:莪术的性味、功效、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其他常用活血化瘀药如表17-2所示。

表17-2 其他常用活血化瘀药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