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络
2025年08月10日
第三节 经络
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行全身气血、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经络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对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等均有十分重要意义。
知识拓展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全面论述了人体11条经脉的循行走向和所主治的疾病,是我国现存最早专门论述经络学说的文献。《黄帝内经》继承和发展了两部古脉灸经,在《灵枢·经脉》里,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历代医家对经络学说都十分重视,经过不断补充和发展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现代研究证明,经脉具有感传性,针刺的感觉可以沿着经脉传导;健康人的经脉循行,具有高红外辐射特性、高冷光辐射特性、高钙离子浓度特性、高二氧化碳释放特性、高磁场特性,经脉确实是存在而不是遐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