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补益剂
2025年08月10日
第二节 补益剂
凡是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滋养、补益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不足,用于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为补益剂。治法以八法中“补法”为主。
机体虚衰病证的成因有多种,如禀赋不足,久病或病后失调,外伤跌仆,体劳太甚,用脑过度,性生活无节,饮食失节等,导致五脏功能衰退,阴阳气血不足,成为虚证。机体受到亏损,总不外气、血、阴、阳等四个方面,因此补益之方,也不外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四大类。但在临床上出现的虚损病证,并不单纯,有气血两虚者,有阴阳并弱者,因此在培补中,又有气血双补、阴阳并补的治法。
补气代表方剂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补血代表方剂如四物汤、归脾汤;气血双补方代表方剂如八珍汤;补阴代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补阳代表方剂如肾气丸;阴阳并补代表方剂如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等。
应用补益剂需辨清虚实,注意虚实的真假,因“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要辨清具体病位所在脏腑、气血、阴阳,针对病位和气血阴阳之不足进行补益。并且要注意顾及气与血、阴与阳的关系进行补益。要分清补益的峻缓,慢性虚弱者宜缓补,急性虚脱者宜峻补。身体不虚不可妄投补益剂。
注意脾胃的功能,在运用甘温壅滞或甘寒滋腻之品时,当配伍行气醒脾之品。补益剂宜久煎,空腹时服或饭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