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水渗湿药

三、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是指具有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功用的药物。本类药物味多甘淡,多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湿疮、泄泻、带下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

茯苓 uling

【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多于7—9月采挖。生用。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治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与滑石、阿胶、泽泻合用。

2.用于痰饮所致的目眩心悸。治痰饮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术、甘草同用;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多与半夏、生姜合用。

3.用于脾虚湿盛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

4.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 g。

【注意事项】虚寒精滑者忌服。

[要点:茯苓的性味、功效及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

茯苓具有利尿、抑菌、镇静和降低血糖作用,还能增强免疫功能并有一定抗肿瘤作用。

薏苡仁 Yiyiren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 Coix lacryma 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等地。秋季采收。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治疗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小便不利,多与茯苓、白术、黄芪等药同用;治疗脚气浮肿,可与防己、木瓜、苍术同用。

2.用于脾虚湿盛之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白术等合用。

3.用于湿痹拘挛,多与独活、防风、苍术同用。

4.用于肺痈,肠痈,常与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如苇茎、冬瓜仁、桃仁或附子、败酱草、牡丹皮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9~30 g。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注意事项】津液不足者慎用。

[要点:薏苡仁的性味、功效、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车前子 Cheqianzi

【来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等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北方各省。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生用或盐水炙用。

【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肝、肺经。

【功效】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淋证,水肿,常与木通、滑石、瞿麦等清热利湿药同用;若病久肾虚,腰重脚肿,可与牛膝、熟地黄、山茱萸、肉桂等同用。

2.用于小便不利之水泻,可单用本品研末,米饮送服;若脾虚湿盛泄泻,可配白术同用;若暑湿泄泻,可与香薷、茯苓、猪苓等同用。

3.用于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多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

4.用于肺热咳嗽痰多,可与瓜蒌、浙贝母、枇杷叶等清肺化痰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 g。宜包煎。

【注意事项】肾虚遗滑者慎用。

[要点:车前子的性味、功效、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

车前子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并能促进呼吸道黏液分泌,稀释痰液,还有镇咳、平喘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