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毒无毒
2025年08月10日
四、有毒无毒
毒性表示的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用以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性能。药物毒性的产生,主要与其毒性的大小和剂量有关,此外还与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和使用时间的长短有关。广义的毒性认为,药物的毒性即药物的偏性,并认为凡药皆有偏性;狭义的毒性认为,毒药只是有毒之药对人体的伤害性。
“是药三分毒”,药物的毒性有无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无毒的药物。《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物。”毒性的大小,没有统一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有大毒、有毒、小毒等三级分类。掌握药物毒性的大小,就可认识起作用的峻急和缓,以便根据体质强弱、病情的轻重,恰当地选择药物并确定用量,做到中病即止,以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确保用药安全。
毒性反应,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可对机体组织或器官造成损害,或对正常生理功能造成破坏。副作用和过敏反应有别于毒性反应,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如常山既可截疟,又可催吐,若用来治疟疾,则引起的呕吐即是副作用。过敏反应属个体反应,往往与过敏体质有关,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并不相干,其症状轻者可见瘙痒、皮疹,与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
[要点:毒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