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闻诊

二、闻诊

闻诊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闻声音是听别人的语言、呼吸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是用嗅觉诊察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的异常变化,以鉴别疾病。

(一)听声音

主要是听病人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声响的异常,以分辨病情的寒热虚实。

1.语声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可反映正气盛衰和邪气性质。语声低弱,少气懒言,多属虚证、寒证;语声高亢洪亮,言多烦躁,多属实证、热证;语声重浊,多属外感。若神识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称为“谵语”,多属热扰心神的实证;若精神疲惫,语言重复,声低无力,称为“郑声”,多属心气大伤,神无所依的虚证;若自言自语,首尾不续,见人便止,称为“独语”,多为心之气血不足之表现。

2.呼吸声呼吸微弱,短而声低,多属内伤虚损;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邪热实证。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难于平卧者,称为“喘”。若喘息气粗,声高息涌,呼出为快,属实喘,多为肺有实热,或痰饮内停;若喘而声低,呼多吸少,气不接续,吸入为快,属虚喘,多为肺肾气虚。呼吸困难而有痰鸣音,为哮证,为痰阻气道而致。

3.咳嗽声咳声低微无力,多属虚证;咳声重浊有力,多属实证。干咳无痰或少量黏痰,多属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咳痰容易,量多色白,多为寒痰或湿痰阻肺;咳痰不爽,痰稠色黄,多为肺热。小儿咳声阵发,咳时气急连声不断,两手握拳,面红目赤者,称为“顿咳”(百日咳)。

4.呃逆声呃逆俗称打嗝。日常打呃,呃声不高不低,无其他不适,多因咽食急促或食后偶感风寒所致,不属病态。呃声高而短促,多属实热;呃声持续而低弱,多属虚寒。若久病、重病中出现呃逆不止,则属危证。

(二)嗅气味

主要是嗅病人的口气、分泌物及排泄物的异常气味,以辨别病证。

1.口气口气臭秽,多见于胃热,龋齿,口腔不洁等;口气酸臭,多属胃有宿食。

2.痰涕咳吐浊痰脓血,有腥臭味,多属肺痈;浊涕且臭,多属鼻渊。

3.二便大便气味腥者为寒,臭秽属热;大便酸臭,多为宿食停滞。小便臊臭混浊,多为湿热下注。

4.带下带下气味腥者为虚寒;臭秽属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