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含义和特征

一、五行的含义和特征

(一)五行的含义

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元素,行是指运动变化。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类元素及其运动变化。

(二)五行的特征

五行不是特指某种自然物,而是具有一定属性或功能的某种事物和现象的代称或符号,五行的特性也成为分析、归纳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属性及研究各类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的依据。《尚书·洪范》中说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征的高度概括。

1.水曰润下“润下”指水具滋润寒凉、性质柔顺、流动趋下的特性,引申为水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终结等特性。

2.火曰炎上“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光热四散、蒸腾上升之象,引申为火有温热、光明、变化、活动、升腾等特性。

3.木曰曲直“曲直”即“枝曲干直”的缩语,是对树木生长形态的生动描述,其主干挺直向上,树枝曲折向外等现象,引申为木有生长、兴发、生机、条达、舒展等特征。

4.金曰从革“从革”有顺从和变革两个方面的含义,指对金顺从人意、改变外形、制成器皿的认识,以此引申为金有变革、禁制、肃杀、敛降、洁净等特性。

5.土爰稼穑“稼穑”即播种谓之稼,收获谓之穑。古谓:“春种为稼,秋收为穑。”土有播种庄稼、收获五谷、化生万物的作用,引申为土有生长、承载、化生、孕育、长养的特征。

[要点:五行的含义及特征]

(三)五行的分类

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应用五行属性对事物进行推演和归类,把自然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归类,构成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系统。《黄帝内经》不仅将气候、声、色、味等归于五行,对人体脏腑、形体、官窍、情志等亦归于五行,构建了人体内外旁通、天人贯一的五行系统,表达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如表1-3所示。

表1-3 自然与人体的五行分类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