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补阳剂
2025年08月10日
五、补阳剂
补阳剂主要用治肾阳虚证,症见腰膝酸软,形寒肢冷,下肢软弱,虚喘耳鸣,或阳痿早泄,小便不利或尿频,尿后余沥,舌淡苔白,脉沉细等,常用附子、肉桂、杜仲、肉苁蓉等甘温补阳药为主组成方剂。酌配补阴药、利水药。代表方剂如肾气丸。
肾气丸《金匮要略》
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
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组成】干地黄(24 g),山药、山茱萸(各12 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 g),桂枝、附子(各3 g)。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g,或作汤剂。现代用法:水煎服或丸剂。
【功效】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症见腰痛腿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尿频,舌淡而胖,脉虚弱,以及痰饮,脚气,消渴等。
【方解】方中以附子温阳补火,桂枝温通阳气,二药相合补肾阳之虚,共为君药。干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山药补肝脾、益精血,是为臣药。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牡丹皮合桂枝调血分之滞;均为佐使药。本方中少量补阳药与大队滋阴药为伍,旨在阴中求阳,少火生气。诸药合用补中有泻,以泻助补,补而不滞。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剂。临床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现代常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
[要点:肾气丸的组成、功效、主治、方解及用方要点]
案例举隅
患者女性,75岁。2个月前自感右腰胯疼痛,不向下肢放射,遇冷加重,与走路无关。舌体胖,苔薄白,脉沉滑。用肾气丸改汤剂治疗,药服3剂后,腰胯疼痛消失,服完5剂后,腰部感觉轻松,精神也有好转。
分析:患者年事已高,出现上述症状,乃肾阳虚弱,腰府失温所致,故予肾气丸温肾助阳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