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

二、血

(一)血的含义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管称为“血府”。血循脉而流于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为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

(二)血的生成

血液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营气和津液都来自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故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血液,故心肺是气血生成之所。

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总之,血液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并在心、肺、肾等配合下得以充盈不衰。

(三)血的运行

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肺朝百脉,辅心行血。肺气宣发与肃降,调节全身的气机,尤其是宗气有贯心脉而行血气的功能。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肝能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也可防止血逸脉外,避免出血。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出血。总之,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及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各脏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其中任何一脏的功能失调,都可以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

(四)血的功能

血具有濡养和化神两个方面的功能。

1.濡养血液由水谷精微所化生,行于脉中,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濡养和滋润作用,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化神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只有血液充盛,才能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人体血气充盛,则血脉调和,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思维敏捷。反之,可出现精神情志方面的病症,如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梦,甚至神志恍惚,谵妄,昏迷等。

[要点:血的含义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