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热燥湿药

二、清热燥湿药

本类药物性味苦寒,清热之中,燥湿力强,故称为清热燥湿药,主要用于湿热证,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身重而痛、腹满食少、小便短赤、大便溏泄、舌苔黄腻等。

本类药物过服易伐胃伤阴,故一般用量不宜过大。凡脾胃虚寒,津伤阴损者应慎用。

黄芩 uangqin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晒干。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本品性味苦寒,清热燥湿作用强,选择作用部位广泛,通过与不同药物的配伍,可广泛用于以上各种湿热证。

2.用于肺热咳嗽、高热烦渴。治疗肺热壅遏所致咳嗽痰稠,可单用;若配苦杏仁、桑白皮、紫苏子,可治疗肺热咳嗽气喘;若配法半夏,可治疗肺热咳嗽痰多。

3.用于火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配大黄用;也可治疗其他出血证,如配地榆、槐花,用于治疗血热便血;配当归,治疗崩漏。

4.用于痈肿疮毒。治疗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常与黄连、黄柏、栀子配伍;若治疗热毒壅滞痔疮热痛,则常配黄连、大黄、槐花等药用。

5.用于血热胎动不安,可配生地黄、黄柏等药用;若配白术用,可治疗气虚血热胎动不安;若配熟地黄、续断、人参等药用,可治疗肾虚有热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10 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要点:黄芩的性味、功效、主治及注意事项]

黄连 uanglian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等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秋季采挖,干燥。生用或清炒、酒炙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肝、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治疗气机不畅所致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常配紫苏叶用或配黄芩、干姜、半夏用;若配吴茱萸,可治肝火犯胃所致胁肋胀痛、呕吐吞酸;若配人参、白术、干姜等药用,可治疗脾胃虚寒,呕吐酸水。

2.用于湿热泻痢。单用有效,若配木香,可治疗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3.用于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若配石膏、知母、玄参、牡丹皮等药用,可治高热神昏;若配黄芩、白芍、阿胶等药用,可治疗热盛伤阴,心烦不寐。

4.用于痈肿疖疮,目赤牙痛。治疗痈肿疔毒,多与黄芩、黄柏、栀子同用;若配淡竹叶,可治目赤肿痛;配生地黄、升麻、牡丹皮等药用,可治疗胃火上攻,牙痛难忍。

5.用于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取之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疗皮肤湿疹、湿疮;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疗耳道流脓。

【用法用量】煎服,2~5 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忌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要点:黄连的性味、功效、主治及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

黄连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镇静、镇痛、止泻、抗心律失常、提高免疫功能及降低血压、降血糖、降胆固醇、利胆等作用。临床常用以治疗细菌性痢疾、病毒性结肠炎、急性胃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用黄连或以其为主配其他药物,可治疗呼吸道感染、百日咳、萎缩性胃炎、慢性鼻炎、慢性胆囊炎、肺结核、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黄柏 uangbo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等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清明之后剥取树皮,晒干压平。生用或盐水炙、炒炭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湿热带下、热淋。治疗湿热下注之带下黄浊臭秽,常配山药、芡实、车前子等药用;治疗湿热下注膀胱,小便短赤热痛,常配萆薢、茯苓、车前子等药用。

2.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常配白头翁、黄连、秦皮等药用;若配伍栀子,可治疗湿热郁蒸之黄疸。

3.用于湿热脚气、痿证。治疗湿热下注所致脚气肿痛、痿证,常配苍术、牛膝用;若配知母、熟地、龟甲等药用,可治疗阴虚火旺之痿证。

4.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腰酸遗精,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并配生地黄、山药等药用;或配熟地黄、龟甲用。

5.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瘙痒,内服外用均可。

【用法用量】煎服,3~12 g。外用适量。

[要点:黄柏的性味、功效、主治及注意事项]

龙胆 ongdan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等的干燥根及根茎。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产量最大。春秋二季采挖,晒干,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淋证等湿热病证。治疗湿热黄疸,可与栀子、黄芩、黄柏等同用。治疗湿热下注,阴肿阴痒,白带黄稠,小便淋漓涩痛等,可与其他清热燥湿药同用,内服外洗。

2.用于肝胆实热证。治疗肝经实火所致头痛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等,可与其他清肝热药同用,也可配伍清热息风药,用于肝经热盛生风、高热惊厥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3~6 g。

【注意事项】脾胃寒者不宜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要点:龙胆的性味、功效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