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活血化瘀剂

二、活血化瘀剂

活血化瘀剂适用于瘀血证,如瘀阻肿痛,外伤瘀肿,瘀阻经脉之半身不遂,瘀血内停之胸腹疼痛,疮痈初起,闭经,痛经,产后恶露不行等。常用活血化瘀药如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组成方剂,常配伍理气药,以求气行血亦行之效。另据病情寒热虚实配伍相应的药物。代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生化汤。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组成】桃仁(12 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 g),川芎(4.5 g),赤芍、桔梗(各6 g),柴胡(3 g),枳壳、甘草(各6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症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方解】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生地黄、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使气行则血行;以上均为佐药。桔梗并能载药上行,兼有使药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活血与行气相伍,行血又调气;祛瘀与养血同施,使活血而不耗血、行气不伤阴;既升达清阳,又降泄下行,升降兼顾,使气血调和。本方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症可愈,为治胸中血瘀证之良方。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广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临床应用以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用方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

【注意事项】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孕妇忌用。

[要点:活血化瘀基础方剂的组成、主治及用方要点]

案例举隅

患者女性,44岁。患者于2年前因与人打架,头部受外伤,此后常感头痛,入夜尤甚,疼痛部位固定在左颞侧,伴失眠、乳房胀痛,烦躁、劳累及生气后发作频繁。舌质暗、边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颅脑CT未发现占位性病变。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药4剂,头痛明显减轻;调服1个月后夜寐安稳,头痛缓和,随访1年未复发。

分析:本案例中医辨证属瘀血阻络、气机郁结,治宜活血行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夜交藤等药,使瘀血去、气血调,故诸症悉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