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芳香化湿药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化湿药主要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反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湿温、暑湿等证,亦可选用。
化湿药物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一般以作为散剂服用疗效较好,如入汤剂宜后下,且不应久煎,以免其挥发性有效成分逸失而降低疗效;本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
苍术 angzhu
【来源】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等的干燥根茎。前者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或麸炒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湿阻中焦证。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对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致脘腹胀闷,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症,最为适宜。
2.用于风湿痹证。可与薏苡仁、独活等祛风湿药同用;若湿热痹痛,可配石膏、知母等清热泻火药;或与黄柏、薏苡仁、牛膝配伍合用,治疗湿热痿证。
3.用于风寒夹湿表证。常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 g。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要点:苍术的性味、功效及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
苍术挥发油有明显的抗肠痉挛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小剂量有镇静作用,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苍术醇有促进肠蠕动作用,对胃平滑肌也有微弱收缩作用。苍术煎剂有降血糖等作用。
藿香 uoxiang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地上部分。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割。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止呕,解暑。
【主治与应用】
1.用于寒湿困脾所致的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
2.用于呕吐。既能化湿,又能止呕,无论寒热虚实之呕吐皆可使用,对湿浊中阻所致的呕吐尤为适宜。
3.用于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暑湿证者,配紫苏、厚朴、半夏等;若湿温病初起,湿热并重者,多与黄芩、滑石、茵陈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 g。鲜品加倍。
【注意事项】阴虚血燥者不宜用。
[要点:藿香的性味、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
厚朴 oupo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等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4~6月剥取。切丝,姜制用。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
2.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常与大黄、枳实同用;若热结便秘者,配大黄、芒硝、枳实,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即大承气汤。
3.用于痰饮喘咳。可与苏子、陈皮、半夏等同用;若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辘辘,烦躁不安者,可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 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
[要点:厚朴的性味、功效及注意事项]
知识拓展
厚朴具有抗菌、降低血压、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调节肠道平滑肌等作用。能抑制胃液分泌,防治实验性胃溃疡。以厚朴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他多种疾病,如肠梗阻、术后肠粘连及闭经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