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编委会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 审定制度和审定机构
第一节 审定制度
一、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
(一)农业部关于印发《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的通知
(二)《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试行草案)
(三)报审品种条件与审定标准
二、桑树品种审定条例
(一)农牧渔业部关于印发《全国桑树品种审定条例》的通知
(二)《全国桑树品种审定条例》(试行草案)
三、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条例
(一)《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章程》(试行)
(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试行)
(三)桑蚕品种国家审定制度的恢复
四、桑蚕品种审定归口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
第二节审定机构与审定会议
一、审定机构概况
(一)1980年成立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
(二)1989年蚕桑品种审定并入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三)2010年成立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品种专业委员会
(四)2019年成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蚕专业委员会
二、第一届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一)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工作会议
(二)第一届第二次会议
(三)第一届第三次会议
(四)第一届第四次会议
(五)第一届第五次会议
(六)第一届第六次会议
(七)第一届第七次会议
(八)第一届第八次会议
三、第二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委员会
(一)蚕桑品种审定并入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二)第二届第一次会议
(三)第二届第二次会议
(四)第二届第三次会议
(五)第二届第四次会议
(六)第二届第七次会议
四、第三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一)第三届第一次会议
(二)第三届第二次会议
(三)第三届第三次会议
(四)第三届第四次会议
(五)第三届第五次会议
(六)国家农作物品种区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决定
(七)第三届全国品审会蚕桑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五、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审会蚕品种审定专委会
(一)恢复成立蚕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
(二)第三届第六次会议
(三)第三届第六次主任委员会会议
六、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蚕专业委员会
(一)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设立蚕专业委员会
(二)蚕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门会议
第三节审定标准
一、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标准及其修订
(一)1980年版《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的审定指标
(二)1987年修订后的《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标准》
(三)1989年版《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试行)》
(四)1994年修订的《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标准》
(五)《桑树、桑蚕、柞蚕品种审定补充规定》
(六)2014年版《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标准》
(七)2019年版《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标准》
二、桑树品种国家审定标准
(一)农牧渔业部关于印发《全国桑树品种审定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
(二)桑树品种审定标准
三、蚕桑品种认定条件
(一)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关于申报全国审定品种有关事项的通知”
(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关于桑树、家蚕、柞蚕品种申报认定的通知”
(三)桑蚕专委会“关于申报桑树、桑蚕、柞蚕品种审(认)定的通知”
第二章 试验组织与方法
第一节 蚕品种试验组织与布局
一、1980—1989年蚕品种鉴定试验
(一)试验组织与网点布局
(二)试验网点调整
(三)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二、1989—2002年蚕品种鉴定试验
(一)试验组织单位变更
(二)1989—1996年试验承担单位及其调整
三、2010—2020年蚕品种鉴定试验
(一)试验组织与网点布局
(二)试验网点调整
第二节 桑蚕品种试验方法
一、1980—2002年桑蚕品种实验室鉴定方法
二、2010—2020年蚕品种试验方案
(一)实验室鉴定
(二)生产试验
第三节 桑品种鉴定试验布局与方法
一、试验组织
(一)第一批桑品种试验布局
(二)第二批桑品种试验布局
二、试验方法
(一)田间试验要求
(二)试验田设计方案
(三)调查内容
(四)资料整理
第三章 蚕品种试验成绩与审定结果
第一节 1981—1989年鉴定成绩与审定结果
一、关于印发《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一号)》的通知
(一)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一号)
(二)桑蚕新品种性状资料
二、关于印发《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二号)》的通知
(一)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二号)
(二)桑蚕新品种性状资料
三、关于印发《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三号)》的通知
(一)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三号)
(二)桑蚕新品种性状资料
四、关于印发《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四号)》的通知
(一)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四号)
(二)桑蚕新品种性状资料
五、品审会关于印发《现行生产用桑蚕品种重新审定的鉴定成绩与综合概评》的函
六、关于印发《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五号)》的通知
(一)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五号)
(二)桑蚕新品种性状资料
(三)蚕品种国家审定鉴定结果报告(第五号)
七、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六号)
(一)农业部办公厅通知
(二)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六号)
(三)蚕品种国家审定鉴定结果报告(第六号)
八、农业部公告(第六号)与审定结果报告(第七号)
(一)农业部公告(第六号)
(二)蚕品种国家审定鉴定结果报告(第七号)
九、农业部公告第二十三号
(一)审(认)定通过蚕品种简介
(二)蚕品种国家审定鉴定结果报告(第八号)
十、农业部公告第五十三号
(一)审(认)定通过蚕品种简介
(二)蚕品种国家审定鉴定结果报告(第九号)
十一、农业部公告(第八十六号)
(一)审定通过桑蚕品种简介
(二)蚕品种国家审定鉴定结果报告(第十号)
第二节 蚕品种国家审定验证试验与审定结果
一、农业部公告第136号
(一)审定通过桑蚕品种简介
(二)蚕品种国家审定验证试验结果报告(第十一号)
二、农业部公告第171号
(一)审定通过桑蚕、柞蚕品种简介
(二)蚕品种国家审定验证试验结果报告(第十二号)
三、蚕品种国家审定区域试验结果报告(第十三号)
(一)试蚕品种
(二)试验方法
(三)试验任务承担单位
(四)试验工作和环境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五)分品种评价
(六)试验成绩
第三节 2010—2020年试验成绩与审定结果
一、2010—2012年试验成绩与审定结果
(一)农业部公告第2296号
(二)2010—2012年试验总结
二、2013—2018年试验成绩与审定结果
(一)2013—2015年试验总结
(二)2015—2017年试验总结
(三)2017—2018年试验总结
(四)2013—2018年参试品种审定结果
三、2020年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81号
第四节 国家审(认)定通过蚕品种统计
第四章 桑树品种国家鉴定成绩与审定结果
第一节 第一批桑树品种鉴定与审定
一、参鉴桑树品种
二、第一批桑树品种鉴定工作总结
三、第一批桑树品种审定结果
(一)农业部关于印发《桑树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一号)》的通知
(二)桑树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一号)
第二节 第二批桑树品种鉴定与审定
一、参鉴桑树品种
二、第二批桑树品种鉴定计划
三、第二批桑品种鉴定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二)生物学与经济性状调查
(三)产叶量调查
(四)叶质鉴定
(五)抗逆性
(六)各参鉴品种的综合评价
四、第二批桑树品种审定结果
第三节 基于省级审定和栽植面积的桑树品种审定与认定
一、桑树品种申报认定的条件
二、农业部公告第23号
三、农业部公告第86号
四、农业部公告第107号
五、农业部公告第136号
六、农业部公告第171号
第五章 蚕桑品种国家审定标准与鉴定技术研究
第一节 蚕品种国家审定标准研究
2014年新版《蚕品种审定标准》解读——桑蚕品种审定标准
1 蚕品种审定的法律依据
2 《蚕品种审定标准》的结构
3 桑蚕品种审定指标
4 审定内容、依据和程序
实用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稳定性与审定标准的合理化
1 稳定性测定的材料与方法
2 各项性状间易动度与稳定性的比较
3 关于净度、茧丝纤度与解舒率审定标准合理化的建议
蚕品种国家审定标准及其合理性探讨
1 茧丝绸行业对蚕品种的要求
2 国家审定标准的变迁
3 现行审定标准的合理性
4 讨论与展望
桑蚕品种生产鉴定方法标准的研究
1 生产鉴定的要求
2 生产鉴定的方法
3 综合评价
4 讨论
特殊蚕品种培育现状及审定指标探讨
1 我国特殊蚕品种培育应用现状
2 特殊蚕品种的鉴定与审定
3 小结
对家蚕春用品种培育目标及其审定指标的一点思考
1 体质强健应作为衡量春用蚕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
2 丝质优良仍然是蚕品种选育的前提目标,洁净与解舒指标是重要指标
3 适当降低茧丝纤度缩小生丝纤度偏差有利于提高茧丝质量
4 适当控制茧层率有利于增强体质改善解舒
5 繁育性能的考察应作为蚕品种鉴定的重要内容
家蚕育种方向与评价标准探讨
1 家蚕育种方向与审定标准
2 家蚕品种的合理评价
第二节 蚕桑品种鉴定技术研究
蚕品种实验室鉴定方法探讨
1 试验设计
2 试验条件
3 饲育试验
4 丝质检验
5 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浅议改进蚕品种国家鉴定方法
1 蚕品种审定工作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2 蚕品种国家鉴定方法
原种、杂交原种与各种类型杂交种的同期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蚕种安全检查孵化试验初报
1 供试蚕品种
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蚕品种耐氟性能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夏秋蚕品种抗高温鉴定的时期与效果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分析
桑品种区域性鉴定
1 桑品种区域性鉴定的任务
2 桑品种鉴定点的布局
3 桑品种审定的内容及方法
4 桑品种审定指标
桑蚕茧不同干燥工艺对茧丝质量及品质评价的影响
1 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
第三节 蚕品种国家鉴定审定结果分析
蚕品种国家审定鉴定情况浅析
1 参鉴蚕品种基本情况
2 审定合格品种性状成绩及其分析
3 审定合格品种的亲本来源分析
全国蚕品种实验室鉴定菁松×皓月经济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蚕品种国家审定40年的回顾与展望
1 国内外蚕品种管理制度
2 蚕品种国家审定40年取得的成就
3 展望
主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