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新品种性状资料

(二)桑蚕新品种性状资料

1.春蕾、明珠及其杂交种

春蕾(春试一号):二化性,中中固定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二化性白茧品种。蚁蚕体色呈黑色,有趋光性及趋密性。壮蚕体色青白,体形粗壮,素蚕。5龄经过8~9天,全龄经过25~26天。各龄眠起较快、尚齐,食桑旺盛,饲育容易。老熟快而齐,多营上层茧。抗湿性较弱,饲育过程中忌嫩叶、湿叶,尤其5龄需控制给桑量,蔟中注意通风。茧色白,茧形短椭圆或球形,缩皱中偏细。卵色为绿色或青灰色,每蛾产卵450~500粒。

本品种与明珠交配宜迟2天出库催青。蚕种浸酸标准:冷藏浸酸,液温47.8℃(118℉),盐酸比重1.092,浸酸时间6分;即时浸酸,液温46.1℃(115℉),盐酸比重1.075,浸酸时间5分。

明珠(春试二号):二化性,日日固定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二化性白茧品种。蚁蚕体色呈黑褐色,壮蚕体色青带淡赤色,体形细长。5龄经过9天左右,全龄经过25~26天。蚕儿发育、眠起尚齐一,起蚕行动活泼,喜向四周逸散,食桑慢,有踏叶现象。大眠起蚕尾部有褐色液分泌。饷食后体色转青较迟,老熟不涌,熟蚕不活泼,有伏在叶下习性。茧色白,茧形浅束腰、匀正,缩皱中等。卵色为藤鼠色,每蛾产卵400~450粒。

本品种与春蕾交配宜提早2天出库催青。蚕种浸酸标准:冷藏浸酸:液温47.8℃(118℉),盐酸比重1.092,浸酸时间6分15秒。即时浸酸:液温46.1℃(115℉),盐酸比重1.075,浸酸时间5分30秒。春蕾、明珠原种性状成绩见表3.1。

表3.1 春蕾、明珠原种性状表(1981年春期)

春蕾×明珠(春试一号×春试二号):二化性,中日一代杂交二化性白茧春用品种。壮蚕体色青带淡赤色,形蚕。5龄经过7~8天,全龄经过24~25天。孵化、眠起均较齐,食桑活泼,上蔟涌而齐,多营上层茧。茧色白,茧形椭圆,缩皱中等。体质强健,饲育容易,且茧层率、生丝率均高,丝质优良。成绩见表3.2。

2.菁松、皓月及其杂交种

菁松(春试三号):二化性,中中固定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二化性白茧品种。蚁蚕体色呈褐色,有趋密性。壮蚕体色青白,体形粗壮均匀,素蚕。5龄经过8~9天,全龄经过25~28天。蚕儿眠性快,食桑旺盛,饲育容易,老熟快而齐,多营上层茧。抗湿性较弱,饲育过程中忌嫩叶、湿叶,尤其5龄需控制给桑量,蔟中注意通风。茧色白,茧形短椭圆,缩皱中偏细。卵色为绿色混有青色,每蛾产卵500粒左右。

本品种与皓月交配宜迟2天出库值青。蚕种浸酸标准:冷藏浸酸,液温47.8℃,盐酸比重1.092,浸酸时间6分;即时浸酸,液温46.1℃,盐酸比重1.075,浸酸时间5分30秒。

皓月(春试四号):二化性,日日固定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二化性白茧品种。蚁蚕体色呈暗褐色,逸散性强。壮蚕体色米红色,体型小而结实,形蚕。5龄经过8~9天,全龄经过25~26天。大眠起蚕尾部有时有少量褐色液分泌,饷食后体色转青慢。对饲料要求较高,用桑宜适熟偏嫩。老熟齐一,熟蚕多静伏在桑叶下面。茧色白,茧形浅束腰,小而匀正,缩皱中偏细。卵色为紫褐色,每蛾产卵450粒左右。本品种与菁松交配宜早2天出库催青。蚕种浸酸标准:冷藏浸酸:液温47.8℃,盐酸比重1.092,浸酸时间6分15秒。即时浸酸,液温46.1℃,盐酸比重1.075,浸酸时间6分。菁松、皓月原种性状表见表3.3。

表3.3 菁松、皓月原种性状表

菁松×皓月(春试三号×春试四号):二化性,中日一代杂交二化性白茧的春用品种。壮蚕体色淡米红带青色,形蚕。5龄经过8天左右,全龄经过24~25天。体质强健,饲育容易。各龄食桑旺盛,行动活泼,不踏叶。趋密性强,易密集成堆。老熟齐一,结上层茧。茧色白,茧形长椭圆,大而匀整,缩皱中等。具有茧丝长、解舒优、纤度细、丝质优的特点。成绩见表3.3。

3.秋芳、明辉及其杂交种

秋芳(东731):二化性,中中固定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二化性白茧品种。蚁蚕体色呈黑褐色,趋光性较强。壮蚕体色青白,素蚕。5龄经过6~7天,全龄经过20~21天。体质强健,饲育容易。孵化、眠起、上蔟较齐一。蚕儿活泼,食桑较快。盛上蔟在下午2时左右。茧色白,茧形短椭圆或球形。驼背蛹比一般品种稍多,秋季制种影响交尾。卵色有灰、绿两种,卵壳白或淡绿。本品种与明辉交配宜迟1天出库催青。

蚕种浸酸标准:冷藏浸酸,液温47.8℃,盐酸比重1.092,浸酸时间5分30秒;即时浸酸,液温46.1℃,盐酸比重1.075,浸酸时间5分钟。

明辉(武七苏):二化性,日日固定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二化性白茧品种。蚁蚕体色呈暗褐色,逸散性较强。壮蚕体色青白,普通斑,眼状斑纹尤为明显。5龄经过7天左右,全龄经过21~22天。体质强健,各龄眠起尚齐一,但眠性较慢。秋季叶质偏老时易发生小蚕和五眠蚕。蚕儿食桑缓慢,食桑量少。熟蚕集中在早晨5时左右,营茧时趋光性较强。茧色白,茧形长椭微束腰,有两头薄茧。卵色灰紫色,卵壳白色。本品种与秋芳交配宜提早1天出库催青。

蚕种浸酸标准:冷藏浸酸,液温47.8℃,盐酸比重1.092,浸酸时间6分;即时浸酸,液温46.1℃,盐酸比重1.075,浸酸时间5分30秒。

秋芳、明辉原种性状见表3.4。

表3.4 秋芳、明辉原种性状表
(1979年春期)

秋芳×明辉(东731×武七苏):二化性,中日一代杂交二化性的早秋用品种。壮蚕体色青白,普通斑。5龄经过6~7天,全龄经过20~21天。体质强健,眠起较齐一。饲育容易,壮蚕食桑活泼。茧色白,茧形长椭圆、匀整。全茧量较高。茧丝长欠长,但解舒丝长仍比对照种长100米。茧丝纤度适中。成绩见表3.5。

4.群芳、朝霞及其杂交种

群芳(539B):二化性,中中固定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指导所育成的二化性白茧品种。蚁蚕体色呈黑褐色,趋密性较强,蚁蚕不活泼,抗湿性一般。壮蚕体色青白,素蚕。5龄经过6天左右,全龄经过20天。体质强健,适应高温饲养。孵化、眠起、上蔟较齐一。熟蚕有向上爬的特性。蛹期接触过高温度有少量再出卵。发蛾齐一。趋光性强,交配性能好。茧色白,茧形短椭圆。卵色为赤褐色,每蛾产卵410~430粒。本品种与朝霞交配宜迟2天出库催青。

蚕种浸酸标准:冷藏浸酸,液温47.8℃,盐酸比重1.092,浸酸时间5分~5分30秒;即时浸酸,液温46.1℃,盐酸比重1.075,浸酸时间5分。

朝霞(7532):二化性,日日固定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指导所育成的二化性白茧品种。蚁蚕体色呈褐色,喜爬动,逸散性强。壮蚕体色灰白,体形细长,素蚕,细看仍有淡色半月斑纹。5龄经过7天左右,全龄经过21天。体质强健,眠起、上蔟较齐一。眠性较慢。蚕儿行动活泼,稚蚕食桑缓慢,壮蚕食桑较快。抗高温多湿性能尚好。蛹期较长,蛹皮嫩薄,不宜过早鉴蛹。茧色白,茧形浅束腰、尚匀正。卵色为黑褐色,每蛾产卵380~410粒。本品种与群芳交配宜提早2天出库催青。

蚕种浸酸标准:冷藏浸酸,液温47.8℃,盐酸比重1.092,浸酸时间5分30秒;即时浸酸,液温46.1℃,盐酸比重1.075,浸酸时间5分。

群芳、朝霞原种性状见表3.6。

群芳×朝霞(539B×7532):二化性,中日一代杂交二化性白茧早秋用品种。壮蚕体色青白,素蚕。5龄经过6~7天,全龄经过20~21天。体质强健,眠起齐一。在夏秋高温季节表现耐粗食、好养、发育经过快,熟蚕较活泼,喜爬动。茧色白,茧形椭圆、匀正。茧层较厚,丝量多,丝质优,出丝率较高。成绩见表3.5。

表3.6 群芳、朝霞原种性状表

5.新菁、朝霞及其杂交种

新菁(新九):二化性,中中固定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二化性白茧品种。蚁蚕体色呈黑褐色。壮蚕体色青白,体形粗大,素蚕。5龄经过6天左右,全龄经过23天左右。孵化、眠起、老熟齐。食桑快,必须给充分成熟良桑。熟蚕上蔟后,行动迟缓,故上蔟要注意均匀疏放。茧色白,茧形椭圆。茧绵少,缩皱粗。卵色灰黑色,每蛾产卵380~430粒。本品种与朝霞交配宜迟3天出库催青。

蚕种浸酸标准:冷藏浸酸,液温47.8℃,盐酸比重1.092,浸酸时间5分;即时浸酸,液温46.1℃,盐酸比重1.075,浸酸时间5分。

新菁、朝霞原种性状见表3.7。

表3.7 新菁、朝霞原种性状表

新菁×朝霞(新九×7532):二化性,中日一代杂交二化性白茧,供第二、六造用品种。蚁蚕体色呈黑褐色。壮蚕体色青白,素蚕。眠起齐,发育快,龄期短,食桑活泼,老熟齐一,饲育容易。上蔟均匀疏放。茧色白,茧形浅束腰,茧绵少,缩皱中等。体质强健,抗高温性能强,茧层率、出丝率高。但抗湿性较弱,饲养时务必注意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