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展望
养蚕缫丝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发明,蚕丝业是我国经久不衰的特色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丝绸之路”向世界传播了养蚕缫丝技术和中华文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促进了多边合作,为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目前,我国蚕茧和生丝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印度蚕茧产量占世界的15%,非常重视发展蚕丝业,是我国蚕丝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竞争日益加剧,蚕桑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产业机械化、品种多元化已经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家蚕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显微注射转基因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在蚕业科研中的应用,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成功,抗BmNPV系列家蚕品种的育成与推广,蚕桑产品的多元化开发等等,为蚕丝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蚕丝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高产蚕品种的支撑。近年,我国在雄蚕品种、抗BmNPV蚕品种、细纤度蚕品种、粗纤度蚕品种、黄茧蚕品种和人工饲料蚕品种培育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有的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今后要在继续开展常规蚕品种鉴定审定的同时,加快特殊蚕品种鉴定技术和审定标准的研究,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注释】
[1]原载《中国蚕业》2015,36(1):82—84
[2]原载《中国蚕业》2002,23(3):4—6
[3]原载《中国蚕业》2009,30(3):79—81
[4]原载《中国蚕业》2017,38(3):63—67
[5]原载《华东地区第十一次蚕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原载《华东·华中地区第十二次蚕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7]原载《江苏蚕业》1998(4):26—28
[8]原载《中国蚕业》2006,27(4):71—73
[9]原载《蚕业科学》1986,12(3):145—160
[10]原载《中国蚕业》2002,23(4):22—23
[11]原载《江苏蚕业》1998(1):62—63
[12]原载《蚕业科学》1983,9(1):23—28
[13]原载《江苏蚕业》1989(1):21—23
[14]原载《丝绸》2019,56(2):66—71
[15]原载《中国蚕业》1996(3):40—42
[16]原载《中国蚕业》2018,39(4):46—50
[17]原载《中国蚕业》2021,42(1):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