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五号)

(一)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第五号)

全国桑蚕品种鉴定网点于1985年至1986年,以现行蚕品种东34×苏12为对照,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研菁×日桂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蓝天×白云(科7×康2)两对夏秋用蚕品种进行了两年的实验室共同鉴定。

1987年3月26—31日,本委员会举行第七次会议。按部颁《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试行草案),对两年来的饲养鉴定与丝质鉴定成绩进行了审议。

会议同意鉴定网点对这两对品种所作的综合评价。认为:研菁×日桂这对品种孵化、各龄眠起、上蔟均齐一。5龄经过、全龄经过与对照相仿。对叶质与不良环境适应较广、好养。全茧量与对照相仿。茧层率(24.11%)、出丝率(17.38%)均居参鉴品种首位:万头茧层量、万头产丝量、50千克桑产丝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0.70%、20.26%、14.11%;茧丝长1175米,比对照长275米;解舒丝长826米,比对照长118米;解舒率与净度地区间、年度间开差不大,平均达70.52%与94.59分;茧丝纤度2.318D,均符合审定标准。由于全茧量略低、食桑量略多,万头产茧量与50千克桑产茧量两项分别比对照低1.62%、6.74%。此外,在叶质较好的条件下,较易发生三眠蚕;纯种饲养观察表明,如5龄给予潮叶,研菁较易发生细菌病。

蓝天×白云这对品种孵化、各龄眠起、上蔟较齐一,龄期经过与对照相仿。茧型较大且匀正。茧层率(23.11%)与出丝率(16.65%)均超过对照;万头产茧量、万头茧层量、万头产丝量、50千克桑产丝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67%、22.80%、22.68%、14.94%;茧丝长1120米,比对照长220米;解舒丝长794米,比对照长86米;解舒率第一年为72.78%,第二年为69.67%,平均为71.22%,但地区间开差稍大;净度93.83 分,茧丝纤度2.455D。三项丝质成绩均符合审定标准。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达0.627D,稍偏大。对叶质要求较高。体质欠强,结茧率与虫蛹率比对照低2%左右(实数)。食桑量略多,故50千克桑产茧量也比对照约低2%。此外,少数点发现5龄与5龄后期有少量小蚕、5眠蚕及血液型脓病发生。纯种饲养观察表明,用叶偏老时,白云1~2龄期会发生一定数量的小蚕。

审议意见:研菁×日桂、蓝天×白云两对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符合国家审定标准,可供全国各地在夏、秋蚕期试养和推广。

附件:桑蚕新品种性状资料

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

1987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