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小结
2025年09月26日
3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耐氟化物蚕品种、抗BmNPV蚕品种、三眠蚕/细纤度品种、粗纤度蚕品种、彩色茧蚕品种和人工饲料蚕品种等已经成熟,可以开展相关鉴定。
特殊蚕品种,首先应该遗传性状稳定,且无明显的性状缺陷。这一要求与普通蚕品种一样,也是作为新品种参加鉴定的必要条件。例如耐氟化物蚕品种、抗BmNPV蚕品种,一方面其抗性性状应该相对稳定遗传,另一方面在品种保存过程中需要给予适当的选择压力——添毒试验,以保持品种的抗性。
其次,特殊性状明显,且符合市场需要。抗性品种,其抗性应优于常规品种,统计学分析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他品种应具有常规品种不具备的特性;同时,其特殊性状应该对蚕桑生产具有某种利用价值,可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符合市场的需要。
第三,产量和茧丝性状达到实用化水平。培育特殊蚕品种的目的在于产业应用,因此对特殊蚕品种不仅要进行特殊性状的鉴定,还应进行常规鉴定试验,证明其经济性状达到实用化水平,能为广大蚕农、企业等所接受。
对不同类型的特殊蚕品种,鉴定方法和审定指标的侧重点应有所差别。目前,可以按照“常规品种审定指标+特殊性状鉴定结果”进行审定,逐步建立特殊品种审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