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结论
2025年09月26日
3 结论
图8 不同干燥工艺处理蚕茧缫制生丝的红外光谱
通过分析,鲜茧试验组的解舒率最优,鲜茧茧丝纤度较小;干茧试验组的清洁和洁净成绩最好;万米吊糙次数随试验组样品的干燥程度依次升高:鲜茧<半干茧<干茧<过干茧,但差异不显著。生丝表面形貌观察对比发现,缫制生丝样品表面纵向形态一致,其中鲜茧试验组生丝的表面丝胶颗粒更加明显;生丝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抱合力均没有明显区别;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生丝样品的表面基团没有明显变化。与经过烘茧处理的试验组相比,鲜茧试验组的解舒率明显升高,但清洁和洁净成绩降低,目前工艺条件下干茧更适合于缫制高等级生丝。而恰当的烘茧工艺处理,有利于补正茧质,提高蚕茧等级和生丝等级。在一定干燥程度范围内(半干茧和干茧)蚕茧的茧丝质成绩影响不大,但过干茧的解舒率明显降低,清洁和洁净成绩也显著下降。《桑蚕茧干燥技术规程》应对蚕茧干燥工艺中的处理温度和时间进行相应规范。
此外,针对鲜茧丝的各种争议和问题,《桑蚕鲜(干)茧蚕丝品质评定技术规程》需要明确生丝类型,对不同类型茧缫制的产品应予以说明。建立鲜茧丝和干茧丝的不同评价标准,并引导鲜茧丝后续产业发展方向,还需要探索新的加工工艺,推广鲜茧缫丝标准技术规程,以提高鲜茧缫丝的生丝品位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