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品种审定指标

4 桑品种审定指标

桑品种鉴定的主要指标是产叶量高、叶质优、抗逆性强。产叶量高是指在单位面积内全年净叶量高,是桑树良种的重要经济指标,叶质优是指桑叶饲料价值优,要养蚕成绩好,能满足蚕儿不同饲育形式、不同季节和各发育阶段对桑叶质量的要求,使龄期经过缩短,生命率提高,从而获得高额而优质的茧丝,这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抗逆性是指抵抗或忍耐在某一地区内危害影响桑树生长、发育、桑叶产量、质量的各种不良因素。如桑树病、虫、旱、涝、冻等灾害,以及盐碱、大气污染等不良环境,这是影响桑树新品种适应范围和产量、质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桑品种鉴定过程中,应全面考虑这三项指标,在实践中,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和要求,有所侧重。同时还要考虑到与经济性状有关的主要农艺性状。

4.1 产叶量

鉴定要求从栽植第三年开始,连续进行三年,主要指标是全年春、秋亩产片叶量。参考指标是亩产芽叶量和主要经济性状如发条数、条长、芽类比率、米条长产叶量等。

4.2 叶质

主要指标是万头蚕茧层量和每100千克叶产茧量(若种茧育是每百头蚕产良卵数)。参考指标是万头蚕收茧量以及桑叶中的化学成分,如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等。至于出丝率、解舒率,因受蚕品种、蔟具、蔟中环境和茧丝工艺等多环节的影响。因此,在桑品种叶质鉴定中可不作为主要指标。

4.3 抗逆性调查

各鉴定点在调查主要病虫害的基础上,对其他病虫危害调查应有所侧重。珠江流域的青枯病和长江流域的萎缩病与细菌病作为抗逆性的主要指标,其他病、虫害发生和对某些不良环境的抗性作为参考指标。但在东北地区的抗寒性和黄土高原北部及类似地区的抗旱性,是该地区的重要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