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质鉴定

(四)叶质鉴定

各参鉴桑品种以湖桑32为对照种(以下简称ck),进行二年四期(两春、两秋)养蚕饲料鉴定,取得结果如下。

1.供试蚕品种及收蚁日期

春期蚕品种为菁松×皓月,于4月下旬至5月初收蚁,中秋为苏3·秋3×苏4,于8月中、下旬收蚁。

2.鉴定方法

(1)每个参鉴桑品种同时饲养春、秋各二期壮蚕期。

(2)小蚕2克一区定量收蚁,标准技术饲养,3龄眠中数蚕分区,每区400头,每个蚕品种4个重复。

(3)4龄饷食开始即用各参鉴桑品种的桑叶饲蚕,每日三回育,称量给桑,看蚕定量,根据各区蚕的食欲情况确定,不一刀切。

(4)各区饲育环境一致,并注意温湿度调节。

(5)各参鉴桑品种桑叶按量采摘,分采分贮注意保鲜。

(6)适熟上蔟,一星期后采茧调查。

3.鉴定结果

二年春、秋各两期鉴定综合平均成绩(表4.19、表4.20),根据调查结果,4龄、5龄发育经过春期红星五号、湘7920比ck慢11~12小时,塔桑与ck相仿,育71-1、北桑1号、实钴11-6、薪一圆比ck快7~12小时;秋期各桑品种发育经过均快于ck,大约比ck快4~9小时,以北桑1号和实钴11-6饲育经过期短,比ck快9小时。

虫蛹生命率春期育71-1高于ck1.2%,而湘7920,红星五号稍低于ck0.5%和2.17%,其他品种间差异不大。

表4.20 参鉴桑品种经济性状调查表

注:表中数据是6个鉴定点的平均值。

根据桑品种叶质鉴定评价方法,从万头收茧量(简称万收茧)、万头茧层量(简称万层)、公担桑产茧量(简称担桑茧)和亩桑产茧量(简称亩产茧)等4方面进行分析如下:

(1)塔桑

春期: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分别比ck低9.13%、11.2%、8.09%和10.63%。

秋期:担桑茧高于ck2.79%,万收茧、万层、亩产茧均低于ck0.42%、2.43%、13.77%。

全年平均: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4项成绩均低于ck5.27%、7.57%、2.5%和3.06%。

(2)北桑1号

春期: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四项成绩均高于ck2.8%、0.38%、7.9%和4.59%。

秋期:万收茧、万层、担桑量、亩产茧四项成绩好于春期均高于ck9.13%、9.19%、13.26%和10.33%。

全年平均: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均高于ck5.5%、4.01%、10.55%和7.45%。

(3)实钴11-6

春期: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均高于ck4.85%、2.85%、9.01%和10.37%。

秋期: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四项成绩好于春期,分别高于ck7.32%、7.3%、11.34%和23.5%。

全年平均: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均分别高于ck5.96%、4.69%、10.2%和16.93%。

(4)湘7920

春期:亩产茧高于ck18.33%,其他三项成绩低于ck,万收茧、万层、担桑茧分别低于ck10.41%、14.99%和10.85%。

秋期: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三项成绩好于春期和ck差异较小,比ck低0.2%~1.17%,亩产茧高于ck20.02%。

全年平均:亩产茧高于ck19.14%,万收茧、万层、担桑茧分别低于ck6.29%、9.58%和5.37%。

(5)薪一圆

春期: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均高于ck4.47%、3.23%、9.01%和3.64%。

秋期: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分别高于ck8.59%、9.19%、8.73%和7.28%。

全年平均: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分别高于ck6.33%、5.57%、8.77%和5.56%。

(6)育71-1

春期:万层稍低于ck0.95%外,其他三项成绩均分别高于ck2.85%、6.99%和14.13%。

秋期: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四项成绩均分别高于ck7.32%、8.65%、8.55%和18.8%。

全年平均: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均分别高于ck4.84%、2.9%、7.69%和16.85%。

(7)红星五号

春期: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分别低于ck1.28%、2.28%、0.92%和8.01%。

秋期: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四项成绩优于春期,分别稍高于ck3.81%、3.78%、3.49%和9.69%。

全年平均:万收茧、万层、担桑茧、亩产茧四项成绩分别稍高于ck0.96%、0.22%、1.25%和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