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图运输方案
总图运输方案研究主要是依据确定的项目建设规模,结合场地、物流、环境、安全、美学等条件和要求,对工程总体空间和设施进行的合理布置。
(一)总体布置与厂区总平面布置
1.总体布置的要求
应满足生产工艺过程要求,满足厂内外运输的要求,适应自然条件和城市规划的要求,符合防火、安全、环境保护和卫生规划的要求。
2.厂区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厂区总平面布置是在总体布置基础上,根据工厂性质、规模、生产流程等各方面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及厂外配套设施分布,进行合理布置,比选择优。
(二)竖向布置
厂区竖向布置主要是根据工厂的生产工艺要求、运输要求、场地排水以及厂区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确定建设场地上的高程(标高)关系,合理组织场地排水。
竖向布置应与总体布置和总平面布置相协调;充分利用地形,选择相适应的竖向布置形式;保证场地排水通畅,不受潮水、内涝、洪水的威胁。
(三)运输
企业物流系统由原料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组成。运输是物流活动的核心。运输活动包括供应和销售过程中用车、船、空运及管道、传送带方式对物资的输送。可行性研究阶段要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原料供应物流和销售物流的运输方案(即厂外运输方案),同时确定生产物流的运输方案(即厂内运输方案)。
厂外运输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因素一般包括:运输距离、包装方式、线路能力、运费、运输工具来源、运力、运输可靠程度、安全程度、承运公司资质等。
(四)厂区道路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厂区道路方案设计的内容包括道路形式、路面宽度和纵坡的确定,以及路面的选择。其深度须满足总平面布置、土石方量计算和投资估算的要求。
(五)绿化
厂区绿化布置是总平面布置的内容之一,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工业项目绿化应按照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规定,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绿地率不得超过20%);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同时工厂的绿地率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
厂区绿化系数=(厂区绿化用地计算面积/厂区占地面积)×100%
(六)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1.概述
厂区总平面布置的技术经济指标应执行国土资源部关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的规定。它是贯彻国家供地政策,集约用地、节约用地及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需要,是土地预审报告、项目申请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总图技术经济指标可用于多方案比较或与国内、外同类先进工厂的指标对比,以及进行企业改、扩建时与现有企业指标对比,还可用于衡量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和技术水平。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2.几个重要的用地控制指标计算
(1)投资强度计算
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万元)/项目总用地面积(万m2)
式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建筑系数及场地利用系数的计算
1)建筑系数计算
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2)场地利用系数计算
场地利用系数=建筑系数+[(道路、广场及人行道占地面积+铁路占地面积+管线及管廊占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建筑系数和场地利用系数是衡量项目总平面布置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工业项目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
(3)容积率计算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m,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4)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