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也称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即估算某一项目、规划所引起的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并将其纳入项目、规划的经济分析(即费用效益分析)中去,以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该项目、规划的可行性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对负面的环境影响,应估算环境成本;对正面的环境影响应估算环境效益。
(一)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就是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中体现出环境影响的作用,即先把环境受到的损害货币化后计入费用(外部费用)、把得到的环境效果货币化后计入效益(外部效益),然后进行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一般按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
(1)筛选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被筛选为三大类,一类是被剔除、不再作任何评价分析的影响;另一类是需要作定性说明的影响;最后一类才是那些需要并且能够量化和货币化的影响。
(2)量化环境影响后果 将前一阶段已经预测的环境受影响程度转化为易于进行价值评估的量化的环境功能损害后果。
(3)评估环境影响价值(环境费用或环境效益) 这是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中最重要的步骤,下面有详细讲解。
(4)将货币化的环境影响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 将估算出的环境影响价值纳入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计算出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这两个重要的项目可行性指标,从而判断项目的环境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可行性。
(二)环境价值评估
1.环境价值的概念
环境价值包括环境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环境的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被生产者或消费者使用时所表现出的价值,通常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环境的非使用价值,是指环境本身的内在价值,与是否使用它没有关系。
价值是人们的最大支付意愿,市场价格可以近似地衡量物品的价值,但通常低于消费者的最大支付意愿,二者之差是消费者剩余。即
价值=支付意愿=价格×消费量+消费者剩余
环境服务或环境物品没有市场价格,那么环境服务的价值就等于人们享受这些环境服务时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有些评估技术就是通过测量这一消费者剩余来评估环境的价值。
2.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环境物品或服务的价值可根据人们对环境效益的支付意愿,或是忍受环境损害的接受赔偿意愿来估算,这些意愿可:①从直接受到影响的物品的相关市场信息中;②间接从其他事物中蕴含的有关信息中;③通过直接调查个人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的意愿等来获得。
根据上述不同的获得途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类:直接市场评估法、间接市场评估法和意愿调查评估法。直接市场评估法是把环境质量看做同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样的生产要素,通过测量环境质量的变动带来的产品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变动来估算。间接市场评估法(又称揭示偏好法)是通过观察人们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所获得的利益,间接推断出环境质量变化的估价。意愿调查评估法是让消费者直接表述出他们对环境物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或对其价值的判断。详细内容见表4-1。
表4-1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表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