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特殊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项目的特殊投入物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其影子价格需要采取特定的方法确定。

(一)劳动力的影子价格——影子工资

经济分析中用影子工资作为项目使用劳动力的费用。计算公式为

劳动力投入的影子价格=劳动力机会成本+新增资源消耗

式中,①劳动力机会成本是指拟建项目占用的劳动力由于不能再用于其他地方或享受闲暇时间而被迫放弃的价值;②新增资源消耗是指劳动力在本项目新就业或由原来岗位转移到本项目而发生的经济资源消耗,例如搬迁费、新增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等相关投资和费用。

注意:影子工资一般是通过影子工资换算系数计算。影子工资换算系数是影子工资与财务分析中劳动力的工资之比。技术性工作的劳动力的工资一般由市场供求决定,影子工资换算系数一般取值为1;非技术劳动力的影子工资换算系数在0.25~0.8之间,非技术劳动力较为富余的地区可取较低值,不太富余的地区可取较高值,中间状况可取0.5。

(二)土地影子价格

土地在我国是一种稀缺资源,项目使用了土地,无论是否实际支付费用,都应根据机会成本或消费者支付意愿计算土地的影子价格。土地的地理位置是影响土地影子价格的关键因素。

1.非生产性用地的土地影子价格

项目占用的非生产性用地是指住宅区、休闲区等。

1)市场完善的,应按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土地影子价格。

2)市场不完善或无市场交易价格的,应按消费者支付意愿确定土地影子价格。

2.生产性用地的土地影子价格

项目占用的生产性用地主要指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其他生产性用地。

1)计算公式

土地影子价格=土地机会成本+新增资源消耗

①土地机会成本。一般按照项目占用土地的“最佳可行替代用途”产出的净效益现值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OC=NB0(1+gτ+1×[1-(1+gn(1+is-n]/(is-g

式中 OC——土地机会成本;

NB0——基年土地的最佳可行替代用途的净效益(用影子价格计算);

τ——净效益计算基年距项目开工年的年数;

g——土地的最佳可行替代用途的年平均净效益增长率;

is——社会折现率(isg);

n——项目计算期。

注意:这里的土地“最佳可行替代用途”通常是指土地在“无项目”情况下的最佳生产性产出。

②新增资源消耗。按照“有项目”情况下土地的征用造成原有地上附属物财产的损失及其他资源耗费来计算。业主自行开发土地的土地平整等开发成本通常应计入工程建设投资中,在土地经济费用中不再重复计算。

2)可从财务分析中的土地征地费用出发,调整计算土地影子价格。

分为三个部分,按不同方法调整:

①属于机会成本性质的费用,有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按机会成本计算方法调整计算。

②属于新增资源消耗的费用,有征地动迁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按影子价格计算。

③一般而言,政府征收的税费属于转移支付,但从耕地资源的稀缺程度考虑,征地费用中的耕地占用税应计入土地经济费用。

3)已经在建或正在规划中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土地,其用途已不再是农用地,应参照市场价格确定土地影子价格。

【例9-3】

2007年某地区拟建一工业项目,拟占用土地600亩,该地目前种植山茶,按影子价格计算的今年每亩净收益为8000元。经调查,该地的各种可行的替代用途中最大年净效益为每亩10000元(按影子价格计算的2007年净效益)。设定项目计算期为20年,预测该最佳可行替代用途的年平均净收益增长率为2.5%。项目预计2009年开始动工,估算的新增资源消耗为5000元/亩,社会折现率取8%。

【问题】

计算该项目占用的土地影子价格。

【解答】

项目占用生产性用地的影子价格为:机会成本+新增资源消耗

(1)首先计算每亩土地的机会成本:τ=2,g=2.5%n=20,is=8%

OC=10000×(1+2.5%)3×[1-(1+2.5%)20×(1+8%)-20]/(8%-2.5%)

=126963.01元

(2)该土地的影子价格=126963.01×600+5000×600=7917.78万元

【解题思路】

土地影子价格中使用的是用影子价格计算的基年土地“最佳可行替代用途”的净效益,而不是现有土地的产出净效益。τ的确定也很关键,容易出错。

(三)自然资源影子价格

1)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影子价格应按该资源用于其他用途的机会成本计算可简化用市场价格(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和资源税)作为其影子价格的最低值。

2)水和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影子价格可以按资源再生费用计算。

3)为方便测算,自然资源影子价格也可以通过投入物替代方案的费用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