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的内容

风险分析的内容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对风险特征的充分认识,识别项目潜在的风险和引起这些风险的具体风险因素,为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对策研究提供基础。

风险识别遵循分解原则,把综合性的风险分解为多层次的风险因素。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风险分解法、流程图法、头脑风暴法和情景分析法等。具体操作中,大多通过专家调查的方式完成。

(二)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是在风险识别后,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测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项目的影响。投资项目涉及的风险因素有些是可以量化的,同时客观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因此风险估计应采取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面临的风险作出全面的估计。

风险估计的方法包括风险概率估计方法和风险影响估计方法,前者主要分为主观估计和客观估计,后者有概率树分析、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

(三)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风险估计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项目风险程度分级排序,从而找到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以便采取防范措施。风险评价包括单因素评价和整体风险评价。

单因素风险评价,即评价单个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程度,以找出影响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概率矩阵、专家评价法等;项目整体风险评价,即综合评价若干主要风险因素对项目整体的影响程度(对于重大投资项目或估计风险很大的项目,应进行投资项目整体风险分析)。

(四)风险对策研究

在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经营的全过程都应该实施风险管理(第三部分第4章已经提及),投资项目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风险对策研究是整个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对策研究的基本要求

1)风险对策研究应贯穿于可行性研究的全过程。

2)风险对策应具有针对性。针对特定项目主要的或关键的风险因素提出必要的措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风险对策应具有可行性。不仅技术上可行,且从财力、人力和物力方面也可行。

4)风险对策必须具有经济性。应将规避防范风险措施所付出的代价与该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权衡,寻求以最少的费用获取最大的风险效益。

5)风险对策研究是项目有关各方的共同任务。风险对策研究不仅有助于避免决策失误而且是项目实施和经营中风险管理的基础。

2.常用的风险对策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断绝风险的来源,彻底规避风险的一种做法。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而言,往往意味着提出推迟或否决项目的建议。该对策的采用应该慎重,一般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某种风险可能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且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应用其他风险对策防范风险代价昂贵,得不偿失。

(2)风险减轻 风险减轻是针对可控性风险采取的降低风险发生、减少风险损失的对策,也是绝大部分项目应用的主要风险对策。

风险减轻措施必须针对项目具体情况提出,既可以是项目内部采取的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也可以采取向外分散、与其他各方共担风险的方式来减少项目承担的风险。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将项目业主可能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以避免风险损失的一种方法。有两种方式:一是将风险源转移出去,如把项目全部或风险大的部分转给他人;二是只把部分或全部风险损失转移出去,包括保险转移方式和非保险转移方式两种。

保险转移是采取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将项目风险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方式是项目前期工作较多采用的风险对策,例如在技术合同谈判中提出保证性条款。

(4)风险接受 风险接受是将风险损失留给项目业主自己独立承担。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已知有风险但由于可能获利而需要冒险时,同时无法采取其他对策,必须保留和承担这种风险;另一种情况是已知有风险,但若采取某种风险措施,其费用支出会大于自担风险的损失时,常常主动自担风险。

注意:实践中以上风险对策常常是组合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