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开放性

开放性,指设计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回答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防止形成思维定式,营造宽阔的教学空间,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它需要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思想去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整体性

历史知识是相互贯通、相互协调的,并在相应的层次及层次与层次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能对各部分知识产生整合功能。

此外,这种整体性还反映在历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统一与综合上。这些无疑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要围绕课标对“问题”的设计做整体的考虑。

3.层次性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提问题的难度,对学优生可合理“提高”,对普通生可逐步“升级”,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胃口。同时,不拘泥于书本,对具有异于书本或教师的创新思想与见解的学生要予以鼓励。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基本单位是“问题”,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组织”课程,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程。它的效应不单单表现为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不断得到锤炼与增强,这样才能使他们从“学会”逐步走向“会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在历史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历史教育必须同时具备相互关联的三个维度——完整的世界观、公正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生观,并强调要用“整体”历史观服务于人生。可以这样理解,从根本上追问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探求历史教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