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层次——运用史料的能力
2025年10月13日
(三)第三层次——运用史料的能力
1.根据史料形成一定的历史情境想象
历史具有过去性,历史学科的认识对象是业已消逝的人类活动,它们不能像理科课程一样通过特定的公式或实验,人为地使之再现。历史无法重演,通过史料这一媒介,充分发挥历史想象力,构建历史情境,它们仍然可以被我们所认识、探知。著名学者胡适曾说:“做历史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学——严格的评判史料,一方面是艺术——大胆的想象力。史料总不会齐全的,往往有一段,无一段,又有一段。那没有史料的一段空缺就不得不靠史家的想象力来填补了。”合理的历史情景想象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史料之上,历史想象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认识对象。学生要能通过史料的描述,形成一定的历史情境想象。
2.从史料提取有效信息阐述自己的观点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不能简单地停留于知识识记和再现的记忆层面,学生需要从感性认识阶段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运用已掌握的历史学习方法搜集整理辨析史料,在占有真实可靠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概念等基础知识,对历史认识对象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学生要能根据探究问题,在史料中提出有效信息和线索,进一步思考探究所提取的信息是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最后运用真实可靠的史料阐述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证据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