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是体现双主共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是体现双主共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既定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是全部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提出目标的根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目标必须明确、集中,这样才能有时间和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历史教材内容的安排顺序,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以时间为序,如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二是以事件的性质为序,如经济、文化。教学内容的组织,应结合考虑学生的心理基础,教材的重点、难点等特点,对原教材内容,该集中的集中,该打乱的打乱。如某教师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时,就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打乱教材,重新组织。首先抛开红军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用图线方式表示出红军长征的路线,按路线先讲长征的出发点、长征的过程和长征的胜利,然后讲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性会议——遵义会议,从而把教材组合成两个大方面,即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堂也异常活跃,当老师提问:“长征为什么能取得胜利”时,三分之二的学生都能回答出: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长征是在毛泽东正确路线的指导下取得胜利的。由此可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便于一气呵成地了解长征的时间、地点、胜利到达的过程,而且有利于集中讲解遵义会议这个重点,这样从结果分析原因,再从原因照应结果,就极为有利地突出了重点,学生的印象必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