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多种评价标准,分配多种评价方式

(二)合理安排多种评价标准,分配多种评价方式

1.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完成课时

根据学情,教师应该做好备课工作,要强调的知识内容,教师决不可忽略敷衍;但同时不应浪费课堂时间,不要过多地由教师补充历史知识。

最重要的是,应有重点地完成每课的教学任务,每节课详略得当,要补充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余自行阅读了解,教师应该把机会多留给学生。

2.挤出时间来搞活动

雷锋曾经提倡“钉子”精神,他认为只要善于挤和善于钻,学习的时间总会有的。这种钉子精神放在教师的工作上也同样适用。

只要合理安排,历史活动依然可以顺利地开展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科交叉的内容,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开展活动,这样既节约了活动的时间,又能使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更好地融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学习历史,而且有利于引起学生和家长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和关注。

再比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采用课堂即兴表演历史短剧的方式,不仅节约了时间,巩固了学习的内容,还能够锻炼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3.采用正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

对于不同的评价对象,教师应该根据评价标准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不能不加区别地“一把抓”。

比如,在开展一项小组合作的历史研究主题活动中,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参与研究的子课题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成果的展示等方面,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参与的内容与方式。擅长策划的学生可以全面规划课题,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访谈或代表小组做口头报告,书面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承担研究报告的主笔,能画画的和计算机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制作粘贴画或电子展示模板,这就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每个学生都能表现,对每个学生的表现都能给出相应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