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接受”类型

(一)“传递—接受”类型

此种类型是我国学者在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经验而确立的。此类教学流程与环节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理论,主要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他认为,历史知识的内涵包括具体的历史知识,即史实知识,如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和历史规律等。具体的历史知识是客观的,规律性的历史知识是以具体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指导下得出来的,也是科学的。历史知识具有客观、真实、静态不变的科学一元性特征,历史教学也就成为教师系统讲授和学生准确掌握外在的科学历史知识的过程。此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程序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组织教学。在上课开始阶段,要求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包括学习用品、良好的学习心态等。

第二,检查复习。一般采用问答的形式,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导入新课。

第三,讲授新教材。这是历史教学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新知识的讲授。

第四,巩固新教材。可以是教师对所学习的内容的总结与回顾,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或让学生进行练习,达到巩固新知识的效果。

第五,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定的作业,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历史知识或预习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