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料为核心,优化探究学习过程
1.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史料来源的渠道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的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效果如何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常见的历史学科课程资源有历史教材、历史文物、遗址遗迹和历史纪录片等等,它们是丰富历史课程的重要来源。历史包罗万象,因此历史学科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开发利用。历史课程改革不认可把教科书视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狭义课程资源观,历史课程改革下的课程资源观是:历史探究学习应包含大量的、形式多样的、生动的、不拘于教科书的史料,给予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丰富生动的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探究学习环境的生成,引起学生的学史兴趣和探究兴趣。学生接触到的课程资源不再是单一的教科书与结论性的历史叙述,而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史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史料的重要性,了解史料的多种呈现方式,达成“史料实证素养”学业质量层次的要求。
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倡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的机会,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对于历史教师而言,在探究学习中可以适当拓宽知识范围,穿插一些乡土资源,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探究学习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有以下四个原则:第一,针对性原则。要根据探究主题与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更好地达到预期目标。第二,思想性原则。所选取的课程资源要具有积极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能帮助学生科学、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第三,精选性原则。历史学科课程资源丰富,应选择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资源帮助学生解决探究问题。第四,可行性原则。课程资源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2.权衡教材与史料的关系,整合学习内容
对历史学科学习内容进行深入解读是历史教师的基本功,基于课标对学习内容进行解读整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法。历史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师制定教学设计时的参考。因此,学生的史料阅读与运用能力的提升,要以教材内容(史实、史论)为基础,通过选择运用各类史料,拓宽重构教学内容,在理解、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产生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得出不同的结论,以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成就一个课堂的教学习惯早已不适用于今天的历史课堂。历史探究学习应坚持以教材为基础、史料作深化的基本原则,依据课标,深入研读和利用教材,确定探究主题。教材篇幅有限,所涵盖的史料不能满足学生发展史料实证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精选史料,充实学习内容,拓宽知识面,提升学习效果,在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权衡教材与史料关系,处理学习内容时要遵循以下三点:第一,研读课程标准,确定学习主线与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对课程目标做了规定。因此,要研读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第二,尊重教材。教材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学习内容的整合不能脱离教材。第三,精选史料,充实学习内容。在确定学习主线与学习目标后,根据教材的需要,补充适当的史料。第三,优化学习内容。在这一环节中,可根据学习过程的实际需要,放弃教材中的原有设计,重构学习内容。历史探究学习在以教材为基础的同时,引用合适的史料,整合学习内容。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历史认识对象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推动从以“记忆和背诵”到以“理解和解释”为特征的历史教学转变。
3.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历史情境是指根据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某些背景材料,营造出当时的历史氛围,学生充分感知,身临其境,拉近与过去历史的距离,在感知历史、理解历史的过程中去积极地发现和探索。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通过引起学生认知上的不和谐,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历史情境将历史学习的问题展现出来,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历史探究学习离不开历史情境的创设,探究问题可以在历史情境中生成,探究氛围可以在历史情境中营造,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可以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激发出来。因此,好的历史情境可以极大地提高探究学习的效度。
历史具有不可逆性,一旦过去了就无法重现,我们创设历史情境的最大目的是拉近学生与历史时代的距离,打破历史的时空界限,还原有血有肉的历史。因此,历史情境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要符合历史真实。史料是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桥梁,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能保证历史情境的合理性。在历史探究学习中运用史料贯穿整个历史情境,学生与史料接触的机会增多。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学生在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历史想象力,深入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向第三层次水平发展,即根据史料形成历史情境想象。
历史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在运用史料的基础上,发挥历史想象,创设一个合乎历史,生动丰满的历史情境。史料是创设情境的根据,是情境的骨架,而情境的血肉则需要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历史想象,使情境具有历史细节,是初中学生更好地体验历史,引起他们的探究热情。第二,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历史情境的创设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史料。文字史料使学生了解情境,图片史料、实物史料等则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知历史。第三,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入历史情境。我们虽然无法重现历史,但是我们可以无限接近历史。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人物对话来加深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
历史探究学习要在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情境中进行,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加深对探究学习对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