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分析和思考之后才能得出答案,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继而促进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遵循发展性原则。这是由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本身的特性以及学生认识历史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历史研究本身是发展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认识手段的日益丰富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入。其次,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也常常要进行必要的更新。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关注历史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历史教学研究的新观点,这样才有助于指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讨,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是不会一次性完成的,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其知识、能力等逐步提高和发展的过程。[2]

上述几个因素决定了我们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应遵循发展性原则。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的指标来衡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例如,复习课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不能像新授课那样,因为上复习课时学生对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不再像新授课时那样浅薄。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就应该增加问题的难度,进而提升学生问题意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