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在因素
1.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过去的“双基”教学目标中,教师更多的任务是怎么样把教材中的知识理解透彻,并条理清晰地讲解给学生,过程枯燥、方法单一,并且也不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事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及观点,有疑惑也只能埋在心里。因为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新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肩负更多的责任。
合作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的实施必须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以下几方面教学理念:
(1)互动观——由师生互动转变为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
合作教学模式无论从理念或形式都与传统教学模式都有很大的差异,它的课堂互动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要求更充分地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新的互动观不仅使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也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而且充分表达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会有一种自我价值得到提升的荣誉感,从而避免了“填鸭式”教学中学生仅仅机械、被动地接受而产生厌学情绪的状况。
(2)目标观——由传授知识的目标观转变为全面培养的目标观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及实施策略依然没有转变,教学的目标观依然停留在传授知识这一层面上。这一现实情况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首先,是考试内容上没有及时跟进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致使教学目标与考试评价脱节;其次,部分教师因为执教多年,旧理念根深蒂固,难以及时跟进;最后,学生的不积极参与也是造成新的目标观难以在教学中充分实施的原因之一。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多看新课改方面的文章,多与同事沟通交流,抛弃陈旧理念,与时俱进。实施合作教学中,教师要有耐心、有信心,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鼓励,不能因为一时不能达到教学目的便抛弃合作教学。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全面培养的目标观,真正地实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具有各自特长的优秀人才。
(3)师生观——教师由权威转向指导、学生由被动转向参与
合作教学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它不再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而是注重教师的指导性,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教学中,教师就像一位导演一样,他制定了大致的剧情,学生就像演员,这部戏出来的效果如何,也要看“演员”的入境发挥。这样就避免了教师一边导演,一边演戏的情况,可以使教师腾出更多时间来策划怎样实施好课堂教学,也可以使学生因为有了自身的参与而增加了课堂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合作教学的师生观,教师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教师有了更多时间筹划教学过程,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新内容,从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4)情境观——由竞争性学习情境转变为合作性学习情境
竞争与合作,是一个长盛不衰的命题,不管是原始人类还是现在的国家民族,都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只是局限于不同的环境,有时候竞争多一些,有时候合作多一些。
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我们强调的是竞争性学习,这是当时的国情要求的。20世纪教育主要是培养一批精英,使这些人具备优异的成绩而走上更好的工作岗位,服务国家的发展建设;进入21世纪,国家的发展更多地关注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事业也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身的发展,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合作性教学这一情境观。新时期的情境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发展与其他同学休戚相关,最终达到利己利人的学习效果。
2.历史教材的革新
合作教学提倡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而现行的历史教材内容臃肿、结论性知识过多,制约了这一理念的实施。要想使学生在历史的课堂中开阔思维,必须剔除过多的结论性知识,使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讨论、总结、认识历史。只有历史教材更多地反映基本史实,减少对历史的结论性评价,学生才有兴趣思考眼前的历史问题,获得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虽然历史教材在形式上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在实质内容上并没有很多改变,为了实施好合作教学,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历史教育,历史教材必须有实质的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3.师生的积极参与
合作教学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更需要师生从态度上的积极参与。
(1)教师的积极参与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主导地位,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自身要对合作教学持积极的态度,为合作教学的实施做充足的准备,更好地在课堂上演绎合作教学模式。
教师首先要对合作教学有充分的认识,形成对合作教学的认同。只有认同了合作教学,才能在实施过程中有积极的态度。实施合作教学,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准备工作,从自身的备课任务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都需要教师从课堂内外下一番功夫。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合作教学。一节课后,教师还要对课堂效果积极地总结反思,以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掌握着课堂的模式及步骤,所以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合作教学,才能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2)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合作教学同样不能顺利开展。教师应该在自身积极投身合作教学的前提下,发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合作教学的优点有全面的认识,自觉地积极参与合作教学。只有师生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合作教学才能顺利地实施起来。
初中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及情感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未知世界也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学生在合作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享受的乐趣,愿意积极参与合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