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教学难点

(一)何谓教学难点

与教学重点相类似,教学难点也是教师日常备课中容易涉及但常未曾深思的课堂要素和话题。迄今的理论界对教学难点的界定不太多,主要观点如下:

难点指学生对教材不易理解的部分。

难点,有来自教材的,也有来自教师的,还有来自学生的。

所谓难点,是指教材中难以处理的知识点。

所谓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教科书内容时所遇到的困难。历史教学难点分为理论性难点、史料性难点、历史发展进程的难点和事件行进过程的难点。

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不易掌握的学习方法,不易获得的学习能力都可以被包含在教学难点的范畴内。

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关节点,是茫无头绪或较艰深的内容,也就是学生难于理解而有待于教师启发解惑的教学内容。

历史教学的难点,一般是指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存在较大落差,不经过教师的启发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那部分教材内容。

教学难点指的是教学中有困难的地方。按当下新课程改革的术语,就是相对于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中不易“变现”的部分。

可以看出,界定教学难点的视角与支撑点主要涉及教材难度、学习难度、教师指导难度、教学目标实现难度等维度,这也折射了教学理念、理论关注点的位移和质变。在较早的传统观念里,教学难点常指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但后来教学难点涉及的范围、对象、焦点等都逐渐发生了改变与拓展。一般意义上来说,教学难点是课堂教学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部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恰当处理教学难点,无疑会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