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育的目的在育人,尽管在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之下,人们对教育所育之人的具体要求和期待不尽相同,但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培育是教育改革矢志不渝的担当,也是教育发展孜孜不倦的追求。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能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并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是当前教育发展亟待探究和破解的世界性议题。
正因为如此,世界范围内悄然掀起了一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率先研制了相应的核心素养体系以引领教育改革创新的进程。所谓核心素养,简单而言就是人的素养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抑或关键部分,是个体适应并助力未来社会发展、实现并提升个人人生价值的必备品性和素质。可以说,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之音,也是关于教育培育什么样的人的时代回应。
如今,整个世界对于教育的关注焦点已经从以往的关注知识变成关注学生能力发展以及素质培养。自从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无数的专家学者就对其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中提出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要求,自此之后,“核心素养”这一理论被放置于我国进行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地位。因此,培养具备“核心素养”能力的学生成为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总目标。
在当前的新形势背景下,单纯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已经不再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已经变成了使其成为更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而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主要科目,其教学不光是为了教给学生升学考试的语言知识,更应当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新一轮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中对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有所调整,使其从原来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变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备完善、健全的人格。因此,如何贯彻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高中英语教育中具有挑战性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