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理论的基本内容
1.语境的构成
通过对不同专家语境定义的介绍,可以看出大家对语境的构成因素的分类也是不一致的。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①把语境分为语言因素和情境因素。语言因素指语言文字的习惯和上下文;情境因素指说话人的目的、事项、对象、地点、时间和表达方式。②把语境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指说者自身的身份、职业、思想、立场、修养、处境与心情;客观因素指说的地点、时间、场合、对象等。把语境分为情景、文化因素。③把语境看成知识因素。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把语境分为语言本身的知识和语言以外和交际相关的其他知识。语言的知识包括对所使用的语由的掌握,对语言交际上文的了解;语言外的知识包括背景知识常识(文化的社会规范、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和情景知识(交际的时间、场所、内容、交际的形式、交际参与者的人物关系)。
以上分类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的。综合来看,语境的构成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而非语言语境又可以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首先,语言语境指的是语言知识和已成文字的话语或语篇。它是言辞意义的依据,是口语交际意义的基础,语言中的词不是孤立的,不同的词语搭配、不同的词组、不同的语句、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调都表达了不同的交际意思。情景语境是指说话时发生的实际背景、情景、氛围,包括具体的交际现场以及影响交际的全部因素,包含主体因素和社会因素。情景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对话语的建构和理解的作用影响十分明显。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近乎真实的情境创设,可以唤醒学生的参与愿望,实现学生言之有物,是口语课堂学生有话想说、有话会说、有话能说的有效渠道。
2.语境的功能
语境的功能历来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学者们在对语境的功能进行分析论证时,纷纷采用了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如金定元发表的《语用学——研究语境的科学》中,将语境的功能分为解释功能和过滤功能,解释功能是指语境能够帮助对方进行推断其话语含义、交际意图;过滤功能是指语境能够限制交际双方采用哪种语言形式。而张榕则认为语境对语言有制约作用。王希杰认为语境具有匹配功能、定位功能、定向功能、填补功能、生成功能和预测功能。王建华对语境的功能阐述更为全面,认为语境具有限定、协调、省略、补充、制约、创造功能。
3.语境的特征
从语境的丰富内涵和构成中可以看出,语境绝非单纯的、孤立的概念,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它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临时性和积淀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统一。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语境普遍存在于每一个言语交际中,没有独立于语境的句子,我们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处在一定的语境之中。在言语交际中,失去语境的言语对我们没有任何交际意义,无语境的言语是不可理解的。从这点上看,语境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言语交际中,这就是语境的普遍性。
然而,对于具体的每一个交际活动来说,语境又各不相同,即语境具有特殊性。语境的特殊性表现为每一个言语交际活动都与特定的民族文化、各种语言、交际主体、交际时间、场景等因素相匹配。
在语言交际中,语境是可变的。从根本上讲,语境是个动态系统,因为交际过程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交际中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目的、动机、话题、心境等等,具体时间、地点、场合、交际对象也会随时发生变化。然而,语言的演变是渐进式的,语言环境就相对稳定些,对于语言使用者的性别、性格、人生观来说,都相对稳定;作为历史产物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更是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可见语境的可变性和稳定性特征是相对的。因此,在口语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文化语境的培养对学生在同一历史时期进行的口语交际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2)临时性和积淀性的统一
由语境的可变性,我们可以看出语境具有临时性。语境构成的因素,如时间、地点、话题等,都是临时的,随着交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语境因素的改变会使同样一句话具有不同的意义,特定的语境对表达和理解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意义具有帮助作用。然而,交际双方所具有的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知识等)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体验积淀而成。因而,培养自己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要注重自身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文化知识和英语使用国家的社会背景知识的长期积累与联系。
(3)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作为影响交际意义的重要因素,语境是一种客观存在。情景语境和语言语境成为直接影响交际的客观因素。言语活动中的规则、交际双方的自身特点、双方共知的信息、社会文化因素(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对言语交际产生影响,使语境具有客观性。然而,语境又具有主观性,其主要体现在交际主体对语境因素的主观认知上。在言语交际中,所有影响交际的因素只有经过了交际主体的认知才能产生作用。相同的语境中,不同的交际方式行为成为具有主观性的交际语境。因此,语境是客观因素和主观认识的统一。
(4)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统一
语言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和不同层次结构组成的综合整体。语境也是一个整体系统,由各种不同要素构成,按一定的联系方式和作用方式分层次组织而成,其各个要素之间围绕一定的言语活动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正是由于语境的整体性,才使得口语交际活动围绕中心话题展开,形成相对完整的语境系统,对言语表达和理解起着协调的作用。然而,在每一个具体的口语交际活动中,不同的语境因素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体现其层次性。因此,语境也有大小、主次之分,体现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统一。
正是因为语境具有上述这些特征,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理解这些特点,营造出与对方一致的语境。这样,双方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交际意图和意义,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