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如同阅读过程一样,初学者往往因语言意识偏弱而更多地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即听者凭借自己的听觉、感觉从音素、词、句子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辨认和理解;而较有经验的学生会逐渐过渡到“自上而下”的阶段,即运用背景知识从语篇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这两个方法都很重要,存在于听力理解过程的不同阶段。在进行策略训练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英语语言水平以及认知能力等,力争将二者有机结合,发挥其互补作用。
听力策略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老师应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需要、教学条件和组织形式的不同来灵活选择。常见的有以下五组训练方式。
1.短期和长期训练
短期和长期训练是按训练时间的长短划分的。
短期策略训练是指训练活动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多则三至五个星期,少则三至五天。老师可能专门设计听力策略训练方案,编制听力材料,准备大量相关的练习活动,用来训练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某个或某些策略。为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短期训练有可能放弃使用“真实”的材料,但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训练,学生能对策略的总体作用和特征有比较完整的了解,能较为系统地练习多种听力策略的使用。
长期策略训练是指训练活动分布在较长时间内完成,少则一个学期,多则二至三年。老师可能将策略训练和正常的语言教学任务联系在一起,不设计专门的听力活动,不编制专门的听力练习材料。这种形式的训练目的不是让学生集中、系统地学习听力策略,而是逐步提高他们的策略意识,达到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2.分离式和融合式训练
这两种训练方式主要是从策略训练是否与日常的英语教学任务联系在一起的角度来划分的。
分离式策略训练指脱离日常课堂教学的策略指导,如策略讲座等。这种形式的训练往往受教学课时的限制,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只能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或者专门抽出时间集中培训,所用时间的长短和训练策略的多少需视情况而定。
融合式训练则将策略指导与正常的听力教学融为一体,甚至可以说把策略训练视为英语语言教学的一部分。这种形式的训练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老师可将对策略的指导体现在教案中,能够逐步地、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讲解不同听力策略的作用及使用,而且学生能在课堂听力学习实践中领悟并体验到运用策略的益处。
3.隐性和显性训练
隐性和显性训练的划分依据主要在于训练老师是否明确地告知学生他们是在接受听力策略训练,或在被训练使用哪些策略以及如何使用等。顾名思义,在隐性训练中,老师不告诉学生他正在教哪种策略,但会通过对听力练习的选择,引导学生使用该策略;而在显性训练中,老师向学生明确介绍某种策略,并说明该策略的功用。隐性训练大多是融合式的、无控制的、长期的,训练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使他们在正常的听力理解活动中感受策略运用的有效性;而显性训练大多是分离式的、有控制的、短期的,训练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某些策略,并即时审视策略使用的频率、效度及其与听力成绩的关系。
4.集体训练和个别训练
根据训练活动的组织形式,听力策略训练可以划分为集体训练和个别训练两种方式。如果策略训练活动是以一个自然班、几个班或一个年级为单位进行,或融入正常课堂教学中,这便是集体训练。相反,如果老师仅从某班级或年级中挑选出某个、某几个学生来实施听力策略训练,这便是个别训练。集体训练能营造一种共同参与、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能够为受训者提供更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但也有可能发生只顾全局而忽视个体因年龄、性格、学习风格及教育背景不同而造成差异的现象;个别训练的对象可能是一个或几个学生,对他们的策略指导有可能因脱离大集体、大环境,缺乏比较和竞争而致使学习气氛不够积极,但优点是能够有的放矢地指导他们选择、使用、掌握对自己有用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
5.有控制的和无控制的训练
有控制的和无控制的训练的主要区别在于老师是否控制训练时间、策略的数量以及比较、评估的手段等。有控制的训练强调老师的干预作用,即老师往往会事先选好听力材料,设计出训练方案,编制出练习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他们能识别和运用的各种策略进行检测、比较和评估,对比不同策略的效度与作用。一般来讲,这种训练是短期的、显性的、分离式的,但也未必不是长期的、融合式的训练。在无控制的训练中,老师和学生均不对时间长度、材料的选择和练习活动的形式做准备,目的是检验在自然课堂环境下、无老师干预的状态下策略学习和使用的效果。这种训练可能会是长期的、隐性的、融合式的。
以上阐述了听力策略训练的五组方式,包括策略划分的标准和原则,策略训练的理念、重点、目的以及训练所受的种种限制。根据时间安排,老师可以选择短期或长期训练;如果受课时的制约或为了检验课堂内外训练的不同效果,老师可以采取分离式或融合式训练;为了对比受训者知情和不知情两种情况下的训练效果,老师可采用显性或隐性训练方式;如果训练的目的是考查一般和个体训练的差异,老师可以视情况进行集体训练和个别训练;假如训练的重点是探讨某些策略使用的过程,训练者可能有意识地控制一些因素,这便是有控制的训练,相对的是无控制的训练。
上述这些方式从总体上反映了听力策略训练方案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倾向,但具体到如何制定一个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听力策略训练方案,老师还需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探索与特定训练方式相适应的训练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并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