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Teaching content)是指为落实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所指示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够培养学习者的三维目标的总合。英语口语教学内容对教师进行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从根本上关系着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简单地认为教学内容就是教材,认为课程标准怎样规定的教材,教师就怎样教,这种理解是不恰当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成分,只是构成它的其中一个载体,而在实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学内容,其载体绝不仅仅只是课本的内容。当下在新课程改革大时代背景和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对教学内容也有了全新的领悟。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按照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与教学客观实际情况综合考量之后的加工。一方面,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取舍教材内容,充分合理地利用教材;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考虑,充分合理地拓展教材。教学内容除了教材内容外,还包含了对学生学习的方向性引导,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其实它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合理地选择、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以及适当地表达或呈现。总之,教学内容的成功确定直接关系着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
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的教学内容要坚持语言知识和文化教学的融合,它所要展示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功能和话题等这些语言知识结构,还应当拓展到文化意识、情感思维等的教学。开放的英语口语教学内容不但是实际教学时教材文本等显性知识的呈现,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情感态度、方法论等隐性价值的传递,让学生不断地在学习中成长。另外,无论什么情况下,英语口语教学内容的拓展都应建立在学生经验和教学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这里的经验既包含学习者过去已有的认知,也指学习者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感知体验。
1.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
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是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经验、生活把握基础上对教学内容难度、进度适切性的理解,把文本的教材知识和课程目标化为学生学习的实效。但是,教师在设计各种口语活动之前,他需要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知识点进行拓展性教学,不仅要对教材中的事实、概念、原理等基础性知识熟记于心,更要对教材中的各单元和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所了解。在教授高中英语口语拓展性教学时,教师就要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教材认真研究。
2.拓展“教材”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内涵仅仅指教科书,广义内涵是指所有能够让人类学习、模仿的事物。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有“教材”,时时都有“教材”。许多学生只知道教材就是学校发的课本,新的教材观要求我们要以课本为中介,以课堂内外为依托,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地进行教学。这里所提到的拓展“教材”也就是对英语口语教材的再次挖掘以及对它的整合改编。
(1)“单元”拓展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以单元为体系进行编排,每一单元由四课和Communication Workshop和Culture Corner组成。因此,教师在撰写教案前就应该熟识整个单元的内容,做到纵向和横向的融会贯通,构建单元与单元、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并依据新课程标准制定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2)“主题”拓展
北师大版英语教材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每个单元都由几个小主题围绕一个大主题编排构成,环环相扣,学习主线贯穿于其中。首先是热身活动,介绍本单元话题,提示关键词汇和重点;其次是四个语言输入课,它重点指导了学生进行语法输入和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知识技能等的运用表达能力;最后是课堂实践,进行语言输出,用说和写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该教材的每阶段目标明确,最终使学生能够进行语言交际。
(3)“句型”拓展
口语教学中的句型拓展要求教师立足文本教材,不拘泥于教材,整合文本中的语言知识,进行深度加工,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知识灵活运用到交际中。
(4)文化拓展
语言是人类文化交流发展到今天的产物,也是人们进行沟通、联系的工具。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当今世界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大文化的相融,使得英语教学面临了更大的挑战。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以便学生将来能自如地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因此,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文化拓展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