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原则
2025年11月20日
(三)以人为本原则
如前所述,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树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地调整,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可见,对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种反馈必须是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双向的阶段性的反馈。
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学业表现是评价的主要对象,评价结果对学生后续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评价的各个环节都应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要满怀爱心,带着积极的情感去教学,去关注和评价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各个层面的评价应让学生感受到的是爱意、是关怀、是感动、是获益,而不是受打击、受惩罚。情感与语言教学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教学评价同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评价过程中以人为本,首先要校正以往把评价和考试等同起来的做法,要认识到测试的功能除了选拔和淘汰,更多的是激励。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优等生启发性激励、中等生欣赏性激励、后进生情感性激励,从而使他们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通过评价,激励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评价,激励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提高教的质量与学的效果;通过评价,激励学校教务部门、政府相关教育部门关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对策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尤其是激励性的口头评价,要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带任何个人的偏见,不要过于夸大或贬低。同时,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评”的方式,在统一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注重个体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