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写作
记叙文有广泛的用途,除在小说中极为常用之外,还应用于非小说体(non-fiction)作品中,如回忆录、游记、日记等。在写作中人们常把叙述与描写(description)或说明(exposition)结合起来。记叙文和其他文体一样,也包含三个部分,下面概述各部分的写法。[2]
1.引言(introduction)
其他文体的文章(尤其是议论文、说明文)在引言中一般都有主题句,但在记叙文的引言中最主要是介绍有关背景(setting),把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交代清楚。这里,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开端必须帮助读者理解事件本身,因此它必须包含导致未来变化和发展的因素。同时,在介绍必要的背景要素时,切记莫使文章枯燥干瘪。
2.正文(body)
如果把记叙文分成引言(introduction of setting)—冲突(conflict)—情节发展(action)—高潮(climax)—结局(outcome)五部分的话,那么正文应包括冲突、情节发展和高潮三部分。
冲突一般表现为两种不同思想或力量的矛盾、纠葛、撞击或对抗,它不但存在于不同人物、不同性格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里。描写冲突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做到合情入理,深刻反映社会的复杂面貌。一般来说,有三种类型的冲突:不同人物之间的冲突;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个人心灵深处不同思想的冲突。
情节的构成和发展是由人物性格决定的,不是由作者随意编造和支配的。因此,人物性格是情节发展的内在根据,情节是性格的外在表现。一般来说,情节的内容是由人物性格的矛盾和冲突构成的。情节常常表现为一系列故事,可以说,凡情节都包含某种故事或故事性。
情节发展到达顶点、高峰便会出现高潮。在高潮阶段,矛盾双方已剑拔弩张,斗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决战”已经开始,人物命运即将决定,主题思想得到集中表现。高潮在记叙文中往往出现在结局来临之前。
一篇好的记叙文应有冲突,有冲突才有情节发展,有情节发展才能达到高潮。这样的记叙文才有深度和力度,才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3.结尾(conclusion)
记叙文的结尾就是故事的结局。这是情节发展的最后阶段,是矛盾冲突的最后解决、人物命运的最后归宿。一个好的结尾往往能提供一个完满的答案,或答案已明确,却留下一些令人深省、回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