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教学目标设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必须处理好制约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如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具体性原则等,本节主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和以培养能力为重点的原则。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

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的取向有“学生中心”取向、“社会中心”取向、“知识中心”取向等,当前应提倡和坚持的是“学生中心”取向,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22]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其原因为: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当前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因此,教育政策的制定、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设计,都要以服务学生的发展为原则。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思想政治课是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发展服务的,但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实现要通过学生的参与,因此,教学目标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方面的差异来设计。第三,学生是决定课程的直接因素和根本动力。课程的客观基础和决定因素是社会、学生和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是决定教学目标的直接因素,社会和知识是间接因素,课程对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承,需要通过学生才能实现,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发展。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应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素质结构和发展需要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所设计的课程教学目标要适当超越学生现有的素质水平,只有如此,所设计的课程教学目标才不会脱离学生实际,才能起到引导学生发展的作用。”[23]这就是说,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若目标定得太低,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不大;另一方面,又要适当高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结构,以“最近发展区”的理念为基础,通常说的“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就体现了这一理念。

(二)以培养能力为重点的原则

坚持“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体现了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第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能力既是对知识的运用,又是获取知识的基础和条件,是提高人自身素质的关键”。坚持培养能力为重点,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坚持以“培养能力为重点”的原则,应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既要体现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体现实践能力。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同时得到发展,不能只注重某一个方面的发展;既要体现出一般能力要求,又要体现出特殊能力要求,等等。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目标的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