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的含义

一、教学语言的含义

教学语言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可以说,没有教学语言,教学活动就难以进行。所谓教学语言,就是教师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按照一定的教学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职业性语言。

“教学语言是语言在教育、教学这个特殊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它是以语言学为基础、服务于教育教学的一门职业语言。”[3]总的来说教学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语言是指包括口头语言、教态语言、板书语言的所有总和,而狭义的教学语言就仅仅是指教师的口头语言。

教学语言修养越高的教师越能够使课堂生动有趣,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不会像茶壶里面的汤圆,内涵丰富却倒不出来。教学语言也不是简单的对书本语言的复写,而是艺术化加工后的艺术语言。正如世界著名教育家季米良捷夫所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与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它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而且在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4]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运用富有个性、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课堂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艺术实践活动,是教师教学语言表达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简洁地说,语言艺术也就是富有个性、创造性的完美的语言表达方式,它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

高质量的教学语言对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会产生重要影响。授课过程中,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纽带。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完成向学生知识的传输,给学生解疑答疑,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来获得知识,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如何,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无论是对教师、学生还是教育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很大的影响。高水平的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