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的特点与功能

二、教学方法的特点与功能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了解教学方法的特点和功能。

(一)教学方法的特点

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教学方法的一系列外部特征,一般认为有以下基本特征。

1.实践性

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可操作性,其运用程序、实施要求、影响媒介等都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同时,教学方法的实践效果又是检验其优劣的重要指标。

2.多样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来的活动方式的概括和总结。由于教学方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构成教学的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导致方法的更新,教学要素组合的多样性,必然导致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即使同一位教师教授同样的内容,面对同样的学生,教学情境发生变化,教学方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3.整体性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万能的方法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密切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发挥方法的整体功能。再好的方法,如果只是孤立地使用,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更好的教学方法。

4.继承性

教学方法和其他教育现象一样,具有历史继承性。千百年来,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许多方法至今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讲授法等,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今天,对传统教学方法也应该坚持扬弃,批判地继承。

5.发展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观念的不断变革,传统教学方法必须融入新时代元素。与此同时,教学条件的变化也必然催生新的教学方法的不断涌现。[9]

(二)教学方法的功能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曾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10]。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可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重要的功能。它的具体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服务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解决教学方法的问题,毛泽东在谈到任务与方法关系问题时,曾这样论述二者的关系,“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者船就不能过,不解决船或者桥的问题,过河就是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是瞎说一顿”[11]。同样,在教学过程中,若不解决教学方法问题,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因此,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2.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保障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教不得法,学无兴趣”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从而真正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