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内容选择

二、教学内容选择

从前述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概念的比较中我们已经清楚教学内容并不等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经过选择与加工而确定的。即教学内容的选择,指在对教材内容等课程资源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和筛选,最终确定的内容,它是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围绕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始终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选择最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例如,解释某一概念或原理,要选择能充分说明概念或原理的生动而又典型的事例,而不应该罗列许多与概念或原理关系不密切的事例,或者对事例的某些细节即兴随意发挥。

2.强调学生需要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选择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益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同时,就教材内容而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能促进学生现有水平发展的内容,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出发,重点关注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弱化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3.突出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教学内容选择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造成学生现有基础与学习目标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5]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有利于消除学习目标差距。因此,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要分清主次,主要解决教学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把重点难点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

4.突显德育属性

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立德树人是其最根本的任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因此,要选择那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德素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

5.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相对稳定,但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际,对一些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添加、补充或删减、替换。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教学除了依据教材,还要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除教材外的丰富多样的知识都有可能成为教学内容,这就取决于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与任务做精心筛选,即教材内容也不完全是教学内容,需要经过教师的选择加工才能转化为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