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机智的含义及功能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课堂教学充满着各种变化和突发事件。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
(一)教学机智含义
教学是一个随时变化的复杂的过程,常会出现始料不及的偶发事件,如来自外界因素的干扰,师生的失误以及学生的非难诘问等,不论处理什么样的突发事件,都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
关于教学机智的含义,国外学者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将教学机智理解为“引起学生心弦的共鸣力”,如19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对学生身心的敏感的共鸣力”。二是理解为“教师的表现力和说服力”。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机智是一种教师同学生交往并影响学生的职业性专门力量——表现力和说服力。三是理解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应变力和组织力。日本著名教育实践家斋藤喜博认为,教育机智是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时时刻刻对学生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决断和组织的力量。[23]前两者关于教育机智的理解过于抽象,第三种观点经过演变,形成一种在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即教育机智是教师对突发性教育情境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24]
综合前人对教学机智的理解,我们认为:教学机智亦称“机智应变”,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各种教学事项的变化随机应变,灵活而巧妙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它是教师的一种随机应变能力,是教师综合素养的反映,是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现。包括两方面:在教学中,有高度的灵活性,能随机应变、敏捷、果断地处理问题;有高度的智慧性,能巧妙地、精确地、发人深省地给人以指导、启发和教育。
教学机智具有以下特征:其一,突发性——事件的突发性。即课堂事件出现是老师意料之外的,是突然发生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对突发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其二,迅速性——处理的迅速性。即当某一偶发事件突然出现时,教师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容不得慢慢思考与琢磨,有时哪怕迟疑片刻,就有出现课堂秩序混乱的可能。快速性是应变艺术的灵魂。教育机智必须体现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速度上,越是急中生智,处理事件时越果断、迅速,就越能表现出教师高超的教育智慧。其三,巧妙性——应对的巧妙性。课堂应变不仅要求快和准,更要求应变的策略技巧,包括方法巧、形式巧、手段巧、时机巧。既能因势利导,又能掌握分寸。做到适度、适时、适情,方能巧中见奇,奇中见效。其四,良好性——处理结果的良好性。判断处理的结果是否具有良好性,就是看是否有利还是不利于课堂的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教育机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教学艺术。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不论教育者怎样的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25]因此,中学政治课教师掌握课堂应变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机智的功能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尽管教学机智是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但教学机智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课堂应变是教学艺术的必要特征和重要标志之一,教师具备了这种教学艺术,就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充满艺术魅力。
1.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有些是意外事件,有些是学生的恶作剧,当然,也有些行为是学生对教师不满情绪的外在体现,不管是什么情形,如果教师一味对学生严厉责备,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极大不满情绪,影响师生之间良好和谐关系的构建。然而教师在处理这些由于学生引起的突发事件时,宽宏、大度,带着爱原谅学生的过失,不仅会使这些事件本身得到妥善处理,而且还会改变学生对教师的看法,会对老师的宽容感到由衷的敬佩,师生关系会变得更加融洽。如一位教师走向教室,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只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干的恶作剧。可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轻轻地拾起掉在地上的讲义夹和扫帚,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与我相处,对我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你们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课堂上一阵窃窃私语后,很快地安静下来。这位教师面对学生的恶作剧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窘迫处境,还为学生创造了自我教育的情境。
2.提升专业素养
教学机智的运用是教师专业知识、应变能力、沟通技巧以及教学智慧的综合体现。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各种复杂的突发教学情境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进行理性的分析,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在恰当的时间予以实施。若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应变能力,那么对学生提出知识上的质疑、价值观上的责难、教学纪律的漠视等情形下,很有可能只是做简单粗略的处理。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学生的认知、价值观、自我约束能力不仅得不到提升,反而使师生关系恶化。教学机智合理、恰当地运用,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既包括理论知识的丰富,也包括经验的积累,应变组织沟通能力的提升。[26]
3.优化教学秩序
在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出现往往要打断正常的教学进程,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对知识的学习转移到对突发事件的关注上,教师如何既能恰当地处理突发事件又将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引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就成为课堂教学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如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有两位学生上课打瞌睡,周围还有几个学生看着他们发笑。为了使学生专心听课,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老师问“同学们知道‘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完之后,老师说:“闭着眼睛听政治课叫‘垂帘听政’。”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打瞌睡的学生全都清醒了。
4.激活学生思维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活”的根源在于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有效地激发和诱导每个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而当学生的思维变换方向,有悖于教学目标时,运用教学机智适时诱导,使学生的思维始终指向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