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大家是走读还是住校?

生:……

师:大家是否会对每周的花费记账?

生:……

师:这是我家的账本,记录着家庭的每一项收支。

师:国家有没有这样一个账本呢?

生:有。

师:那国家账本上记录的是什么呢?

生:国家的收支。

师:国家的收就是财政收入,支就是财政支出。“国家账本”中的钱从哪里来?将会用到哪里去?接下来我们就一同打开2017年“国家账本”,共同探寻。

老师展示PPT

二、新课讲授

探究1:钱从哪里来——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来源

师:在“国家账本”中,2017年财政预算收入16.8630万亿元。这个钱从哪里来的?

生:……

师:我从我的账本中找到这样一个支出:2016年10月15日在新世纪购买衣服花费300元,其中增值税额为43.59元。其中,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国家账本”里有没有老师的贡献呢?

教师展示PPT

生:有。

师:那“国家账本”里有没有你的一份贡献?

生:有。

师:请你说一说。

生:商场购物。

生:餐馆消费。

生:购买房子。

师:其实还有很多地方,我们都为“国家账本”做出了贡献。

师(算一算):在2017年的“国家账本”中,财政预算收入16.8630万亿元,其中税收预算收入13.6314万亿元。请你算一算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这一比例说明了什么?

教师展示PPT

生:80.9%,说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重要的来源。

师:那财政收入中还有的19.1%的钱来自哪里呢?

(同学们可以结合教材P67)

生: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师(总结):利润收入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税后按规定上缴国家的部分,以及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分红收入;债务收入是国家通过借贷的方式,从国内外取得的收入;其他收入指的是除前三种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如收费、罚款等。

教师展示PPT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师(过渡):“国家账本”中的收入来自税、利、债、费四个方面,税收是最普遍的形式和最重要的来源。一般情况下,提高税收征收的比例,即提高税率,财政收入会相应增加。

师(议一议):持续提高税率,财政收入会越来越多吗?为什么?

(请同学们用图示的形式将税率与国家的财政收入的关系呈现出来。)

教师展示PPT

生:税率越高,税收收入就越多,财政收入就越多。

生:税率为0时也有一定的财政收入,随着税率的提高财政收入会越来越多。

生:税率为0时也有一定的财政收入,如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到税率达到100%时,企业和个人就没有利润可言了,生产和消费就会停滞,财政收入就会下降。

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需要确定合理的税率,这样既能实现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又能兼顾好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师(总结):说明要增加财政收入需要确定好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合理的分配比例,实现三者的协调增长。

师:企业和个人收入的增长有何作用?

生:促使企业扩大生产,人民扩大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为增加税收收入奠定基础。

师:请同学们总结出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生: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

师:在这两个因素中哪一个是基础性因素。

生:经济发展水平。

师(总结):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之间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根繁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因此,增加财政收入,除了要确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把蛋糕分好外,还要大力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

教师展示PPT

探究2:钱用到哪里去——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类型

师(过渡):“国家账本”里的收入有你我的一份贡献,“国家账本”里支出又有哪些?下面一起来打开“国家账本”中的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师:请同学们根据预算支出结构图,按照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概括出我国财政支出的类型。

教师展示PPT

师:社会保障支出。

生:经济建设支出。

生: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生: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生:债务支出。

师(总结):在“国家账本”中,财政支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

教师展示PPT

2.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师:在“国家账本”中2017年财政预算收入为16.8630万亿元,假如你是财政部部长,你打算投入多少?

生:7万亿元、10万亿……

师:此时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叫作什么?

生:财政盈余。

师:家有闲钱不慌,我家的账上也有闲钱。通过刚才这位“部长”的安排,国家账本还有大约9万亿元的财政盈余。这好不好?为什么?

生:好,可以供紧急情况下使用。

师(总结):其实,财政盈余过多说明钱被闲置了,没有物尽其用。

师:会不会存在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完全相等的可能?

生:会/不会。

师:就像大家平常每周的花费一样,不可能父母给的钱和你花的钱完全相等。所以几乎不存在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完全相等的情况。如果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我们仍称之为“财政收支平衡”。

师:那又会不会存在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可能呢?

生:会/不会。

师:这种情况是会发生的。2017年国家财政预算支出19.4863万亿元。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部分叫作什么?

生:财政赤字。

师:财政赤字是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部分,因为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叫“赤字”。

师(总结):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是国家经济活动中的常态,所以,财政收支存在赤字、盈余、平衡三种情况。

教师展示PPT

探究3:钱怎么用才好——财政的基本作用

师(过渡):在2017年“国家账本”中,国家巧用“加、减、乘、除”,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师:请同学们找出“国家账本”中的“加”“减”“乘”“除”。

教师展示PPT

生:“加”是增加国家财政赤字、增加对企业的投入、增加对民生领域的投入。

“减”是减税降费。

“乘”是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除”是细算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人,细算民生小账。

师:“加”“减”“乘”“除”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生:通过“加”法增加企业和居民收入,增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生:通过“减”法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

生:通过“乘”法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我国基础设施行业。

师:这有何作用呢?

生:弥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生:通过“除”法关注到每一个人,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

师:通过增加对企业科技方面的投入,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弥补技术短板,也就是从生产、从供给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增加有效供给,解决供需错配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平衡,从而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师:这种增加财政赤字、减少税收是一种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呢?

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师:在经济增长滞缓的情况下,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就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给经济降温。则是一种紧缩性财政政策。

师(总结):因此,通过财政政策这种“逆风向调节”,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

师:通过前面的分析,请同学们归纳出财政的基本作用。

生: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教师展示PPT

生: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教师展示PPT

生: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教师展示PPT

师(想一想):在“国家账本”巧妙的“加、减、乘、除”运算下,“账本”中的收入与支出也越来越多。那么应当如何管好“国家账本”?

(提示:同学们可以结合所学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进行思考。)

教师展示PPT

生:编制科学的预算。

生:监督从“国家账本”里花出的每一分钱。

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府制定科学的财政预算。

师(小结):要管好“国家账本”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做到事前科学预算、事中动态监管、事后通过决算审查和监督,通过多重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国家资金能够花得规范、花得透明、花到实处、花出效率。

三、总结

师:“国家账本”中的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在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国的公平与正义,是家的切身利益。“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国家账本”永远连着你我他。

师播放视频:《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