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机智的生成路径[28]
(一)树立教学机智意识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学机智能否恰当运用,关系到课堂突发的意外事件能否转化为积极的教学资源。[29]所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更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就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时,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教学机智,不仅能化险为夷,更能将教学意外转化为艺术性的教学设计。
其次,树立尊重个体差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教师应当了解并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巧妙运用教学机智,引导学生有差别地发展,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二)提高教学机智的实践能力
首先,提升教师的知识素养。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拥有丰富的知识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机智的运用需要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各种报纸杂志以及网络资源,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积极参加一些专业培训,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积极应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其次,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教学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在情境中教师运用知识解决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则来自个人的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一个教学经验丰富并且善于总结分析的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会更加熟练和成熟。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灵活巧妙地处理教学突发事件。
最后,锻炼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锻炼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是培养教师教育机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培养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全面系统地认识现象之间关系的能力,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同时也要积极培养教师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迅速、及时地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三)营造教学机智生成环境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作为教育微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课堂教学机智生成的基本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新师生观,积极倡导学生参与教学,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只有真正走入学生群体当中,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实际,所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认真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更好地化解学生的困惑和冲突。
其次,创造良性的师生互动氛围。教师在授课时,要时时关注学生的情绪、身体状况以及是否跟进教学的进度,多采用民主、平等的对话形式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促进师生互动良好氛围的形成,促进教学机智的生成。
最后,发掘学生身上存在的潜在能力,进行激励和培养,为课堂教学机智的发挥提供有利条件。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加以引导和强化,激发学生潜能,让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师生关系,为教学机智的生成创设良好环境。
【阅读拓展】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部分内容)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基本内容

【思考与实践】
1.简述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2.简述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机智的内涵及特点。
3.概述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机智的功能。
4.联系实际分析中学思想政治课堂管理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5.分析说明中学思想政治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注释】
[1]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32.
[2]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9.
[3]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4]彼得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6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32.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82.
[6]陈琦,刘儒德.现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89.
[7]邹绍清.思想政治教学技术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196~197.
[8]高青兰.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导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00.
[9]黄伟.课堂管理智慧与艺术[DB/OL].www.doc88.com/p-9995734679478.html,2010.
[10][美]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章志光,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187.
[11]邵瑞珍.课堂问题行为及控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17.
[12]陈时见.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1998,(6):17~20.
[13]袁莎.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与矫正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4]叶健红.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5]曹绍炼.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建议与对策[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06(03):44~45.
[16]胡田庚,等.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80.
[17]高青兰.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导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95.
[18]刘勇.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9]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82.
[20]叶健红.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1]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83.
[22]金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管理方式探索[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27/01/2952625_49074063.shtml,2010.08.27
[23]董小玉,巫正鸿.教育机智浅谈[J].中国教育学刊,1995,(1):36~37.
[24]查啸虎.教育概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25]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7.
[26]王晓玲.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学机智的运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27]高青兰.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导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260~264.
[28]王晓玲.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学机智的运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29]王卫华.教育机智:教师即席而作的创造艺术[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