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
如前所述教学方法的设计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事先对教法和学法的设想和计划。每种教学方法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设计来说,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主体性原则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的时候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同时还要时刻注意从学生的视角和立场出发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认识与实践。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要贯彻主体性原则,教师要充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优势,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二)科学性原则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的时候要遵循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教师在一定科学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防止教学方法设计的成人化、教条化,脱离实际空洞的说教。若教学方法的设计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设计时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三)多样性原则
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求具有多样性。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受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的影响,教学方法的运用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坚持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并不是要求每一堂思想政治课使用的教学方法越多越好,而是在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该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以某种教学方法为主穿插使用其他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四)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就是“有的放矢”。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征。在设计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运用该种教学方法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其次,针对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内容不同,可选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最后,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学校实际来筛选和设计。
(五)可操作原则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设计最终是要应用于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为此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可操作的问题。所谓可操作,是指设计的教学方法要具体、能操作、易实施、可考核。教学方法设计得再精彩,不能付诸实践,即使这个方法是多么的新颖,也只是“纸上谈兵”,起不到教学方法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