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说课的基本要求

四、中学思想政治说课的基本要求

要说好课,达到说课的目的,实现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须掌握说课的基本要求。

(一)做好说课准备

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具有集编、导、演、教于一身的特点,能综合反映教师教育理论水平、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等教师素质。要设计一份有特色的说课稿,必须首先做好说课准备。

1.做好说课的理论准备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思想和课程理念是说课的理论依据,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应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考虑对象;教材和学科特点也是重要的理论根据之一;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名家名言是强有力的理论根据等,把这些理论、思想和理念贯穿在说课的各个环节,合理加以使用。无论运用哪一种理论,都要说得具体、令人信服。

2.做好说课的备课准备,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

针对学生情况,广泛参阅文献资料,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每个课题、框题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做好操作准备,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能够灵活运用演示PPT等相关软件,活化授课氛围。教师应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掌握多媒体运用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资源。[28]

(二)把握说课原则

说课由于简便、可操作性强、使用价值高,既能体现个人的能力,又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在中学教研活动、教学评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说课实践活动中存在诸多缺陷和遗憾,所以,说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是指在说课中所涉及的内容要正确无误,符合客观规律,这是说课设计最基本的要求。科学准确主要表现在:教材分析处理要正确、深刻和恰当;学情分析要客观、准确、符合实际;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等。

2.创新性原则

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是教师将教学构想转化为教学活动之前的一种课前预演,是构思的显性化,是理性思维的交流。它是说课教师在反复备课、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教师教学经验、教学思想的展示。因此,教师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把握教学改革新方向,吸收并运用教学改革中的新信息、新思维,开阔视野,努力扩大创造的空间,说出自己的独到之处,体现出创新性。借助与同行、专家共同研讨的机会,扬己之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理性认识,提升教学设计能力。也只有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说课活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创新性原则是说课活动的生命线。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既要分析是什么,更要明确为什么,教学设想要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有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实践基础。一方面,说课设计是对课堂教学设想的理性阐发,带有较大的预见性,这种理性阐发和预见性都必须以理论为依据,对教材的分析应以学科基础理论为指导,对学情的分析要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学科教学论为依据,力求所说内容言之有理。一般来说,说课设计中的理论含量越大,理论水平越高,带来的共通性和共享性就越强,其价值也就越大。另一方面,说课设计也要注意联系实际,所说内容做到言之有据,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社会实际、教师自身实际等去把握教材、选择教法、分析自己的教学设想。说课应该做到将课改理念、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4.简洁性原则

说课的对象是同行、专家等,说课的时间只有10~20分钟,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还要说明每个环节设计的意图。所以,说课设计要求尽量简洁、清晰,逻辑严密,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关键、详略得当,要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课必须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如果说课设计思路不清、啰唆重复、逻辑性不强,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印象,严重影响说课的进行和说课的效果。

(三)明确说课评价

说课包括从“说”到“评”的全过程,没有评说课,难以引导和把握说课的方向,也难以保证说课的质量和水平。要使说课评价收到最佳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场说,当场评”。说课活动中通常使用专家评价这样一种评价方式,指的是学校或学科教研组为突破某些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组织教师以说课研究的方式来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在教师阐述问题的方案后,聘请课程专家、教材专家、教研员或学校中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对说课做出评价,以引导学校或学科教研组深化教学改革。[29]

说课评价包括了对说教材的评价、说教法的评价、说学法的评价、说教学过程的评价、说板书设计的评价、教师说课基本功的评价,以及说课中是否贯彻了说课原则的评价等。

1.对说教材的评价

(1)教材分析符合新课程理念,对课程标准把握准确。

(2)教材定位合理,教材作用理解透彻。

(3)教学资源分析全面,教学内容处理得当。

(4)教学目标明确、完整、具体,符合实际,依据科学、合理。

(5)教学重难点正确,依据充分等。

2.对说教法和学法的评价

(1)结合学生实际,情境设置新颖,教法灵活,富有启发性,且能说出合理依据。

(2)教学媒体使用恰当,注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学法指导与教法相结合,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正确等。

3.对说教学过程的评价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

(2)导入自然、有特色,各教学环节之间衔接自然。

(3)教学活动设计灵活、开放、有效,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特点。

(4)重难点处理得当,技能、能力训练有层次性,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

(5)有较好的反馈、评价意识,反馈、评价的形式灵活多样等。

4.对说板书设计的评价

(1)板图板画准确、熟练。

(2)板书设计科学合理、文字精练、重点突出等。

5.对教师说课基本功的评价

(1)普通话标准,语言简练,语速适当。

(2)教态亲切、自然、大方。

(3)教学应变能力强,回答同行问题质量高等。

(四)明白说课注意事项

说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它以其独特的说理性、高层次性、预见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受到有关教育专家、领导的关注与赞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接受并积极参与,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在说课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问题。

(1)说课要整体流畅,不要有做报告式的现象

说课要整体流畅,环节过渡要自然,比如,教材分析后,要确定目标时,可以这样过渡“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等。

(2)说课要有层次感,不要面面俱到

不能将课说得很细,说课要说的都是一些教学预案,所以要多谈谈学生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和教师的教学策略。这里的层次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来说也是如此。比如,在重难点处理上,你设计哪些问题,层次性如何?在练习中你安排了哪些练习,有没有体现出层次性等。

(3)说课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说课中有关教学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教学程序的设计等都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出发,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4)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

说课时,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

(5)说课要自信,要富有激情

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听课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受到说课者对说好课的自信和能力,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听者的共鸣。另外,说课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容、放松、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自身的体态、表达。一个紧张而又不自信的说课者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和听众的心理融合,甚至十几分钟结束后仍达不到这种状态。

(6)说课课件要简洁

说课课件应尽可能简单、明了、清爽,能给听众呈现框架和所讲内容的精华。课件的作用是辅助“说”以便听众更好理解你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切忌课件页面花哨、尽量少放无关的动画等。

总之,好的说课给人的感觉应该是说者有较新的教育观念,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并有效地进行处理;能合理地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说课应该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还能够体现说者较强的取舍、处理、组织能力,知识面广,对所述问题有独特的见解等。

说课是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能“说”好课的教师一般能上好课,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掌握说课的技巧,用精彩的设计展现精彩的课堂教学,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阅读拓展】

掌握说课方法[30]

说课也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如说课的准备方法、说课过程中的方法、说课的表达方法等。

1.说课方法

(1)说课的准备方法。说课的准备和备课写教案的过程大体是同一思路。备课从构思到落笔写教案,以及在写教案过程中再仔细推敲教法,主要是沿着教什么、怎么教的思路进行;而说课除了要说明教什么、怎么教之外,重点是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教。也就是说,说课应以说理为主。一是要选好要说的课;二是寻准教法的依据;三是把握说课程序。

(2)说课过程中的方法。说课不能念教案、读教案,也不能用解说的方法说教案,因为教案无法全部反映说课应有的内容,写教案时的思路与写说课稿的思路有明显差异。对教案作解读式说课,仍然无法体现“说”的本质特征。

以教案为蓝本,以说理、说缘由、说依据为主线写成说课稿,这是说课前的最后阶段。但是如果把说课稿一字不漏地照说一遍、读一遍,仍有朗读之嫌,无感情注入,无相关体态语言相匹配,这样的说课效果就不佳了。

说课是“说明书”。说课是信息传递,是告知。说课首先要告诉听者“我是谁”(所在学校、任课年级),所说教材的版本、章节、框题,随后围绕“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展开说课。这样的过程,要求教师以叙述、解说为主线,在分析时可适当用辨析的词语加以推理和论证。

说课是“新闻发布会”。教师在说课中,要明确说课意图、说出依据、说出缘由,要为“为什么要这样教”亮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还要说出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如何采用相应的教学措施和手段。

说课教师教学上的创新与个性化教学的信息,都可以成为听者比较感兴趣的“信息源”。从传播理论上看,传播模式的四大组成部分:信息发送者(说课教师)、信号(以语音及相关图像为主)、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又称“受众”,指听评课教师),要建立流畅的并给受众留下较深刻印象的通道,说课教师就要精心设计,使这部分说课内容达到观点鲜明、说理有度、自圆其说。

说课是“真诚的告白”。一般说课安排在备课之后、上课之前进行,说课说在教学效果产生之前,暂时无法得到实践效果的验证。未经验证的教法与过程设计不宜用十分肯定的语言来表达,不宜过多地“赞颂”自己。从备课写教案,再转向说课,也许这并不难,难的是说课之后,能引起教学研究人员与同行教师的同感,产生共鸣,引起听者争论也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说课活动。

(3)说课的表达方法。说课主要通过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多媒体辅助手段来表达。说课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科学基础,体现说课的科学性,说课在表达过程中又体现出它的特殊艺术性。语言用于表达教学思维,交流感情;多媒体技术用于直观呈现,调动听者的视觉、听觉,引起注意;体态语言和相关演示操作,辅助呈现感性直观从而提高说课效果。

说课尽管有多种表达方式方法,但仍然以“说”为主,“说”中又以说理说服为主,配以适度的情感与情境表达。

“说”的过程中主要注意如下六点:一是守时守信,不要随意拖拉;二是说态自然、谦逊、大方;三是语言简练、流利,速度适中;四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五是表述完整,理由充分,具体实在;六是个人特长显现,有感染力。

总之,说得新颖,说得有理,说得熟练就是一次好的说课。

【思考与实践】

1.你认为应如何丰富教学语言?

2.说课与备课、上课有哪些异同?

3.说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4.如何对说教材进行评价?

5.选择中学思想政治课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板书和说课设计。

【注释】

[1][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32.

[3]王显槐.中学教学语言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69.

[4]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8.

[5][苏]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03.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89.

[7]孟宪凯,等.语言沟通技能训练[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19.

[8]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224.

[9]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374.

[10]郑瑜.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技能训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57.

[11]郑瑜.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技能训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67~68.

[12]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5.

[13]李家清.中学地理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48.

[14]郑金洲.说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

[15]郑金洲.说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

[16]李娟琴.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148.

[17]高青兰,张建文,郑瑜.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06.

[18]彭涛.说课理论与中学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4.

[19]郑金洲.说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2.

[20]唐新湘.《影响价格的因素》说课稿.http://www.doc88.com/p-019708244631.html.

[21]胡笑梅.说课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

[22]张贵超.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说课[J].新课程:小学版,2007(7):5.

[23]李家清.中学地理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58.

[24]蔡伟.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7.

[25]华怡夏.“普遍联系和人际和谐”说课稿[J].科教文汇.2014(04):36~40.

[26]谭咏梅.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40.

[27]张淑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课稿[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8):45.

[28]谭咏梅.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24~125.

[29]彭云红.试论“说课”与地理教师素质的提高[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15~16.

[30]郑瑜.思想政治教师专业技能训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