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1分钟内)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色彩叫中国红,有一种魅力叫中国风,有一种潮流叫中国李宁。2018年2月,沉寂多年的中国李宁登上了世界舞台,再一次将中国原创推向了新的高潮。那么,沉寂多年的中国李宁为什么能够涅槃重生?其中又蕴含了什么哲学原理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在剖析李宁公司发展之路的过程中,共同学习今天的新课:《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板书)
2.教学过程(8分钟)(采用一例到底,学生合作探究)


师:中国李宁自1990成立以来,发展态势十分稳健。2010年达到盈利高峰,成为国内体育品牌的领头羊。但从2010年起,中国李宁却开始走下坡路,2012—2014年连年亏损,跌入低谷。2015年,中国李宁终于实现扭亏为盈。2018年的中国李宁登上的纽约时装周,在世界时装舞台上大放异彩。
可见,李宁公司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高歌猛进到连年亏损、跌入低谷,又卧薪尝胆再达巅峰的发展历程。那么,中国李宁的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哪些矛盾关系呢?
生:盈—亏、成—败、高—低……
师:没错,显而易见的有:盈和亏,还有伴随其发展过程中的有与无、成与败、高峰与低谷等。那么,从中国李宁的发展来看,他们公司经营是一直亏损,或是一直盈利的吗?
生:不是……
师:盈亏交替。自成立后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李宁在2010年达到了盈利高峰。然而,一场试图更新品牌形象、提高价格的转型,却让中国李宁在2012年遭遇滑铁卢。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李宁公司用了整整6年的时间,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寻找成功的因素,最终实现扭亏为盈、转向成功。因此,亏损与盈利、失败与成功,高峰与低谷,作为矛盾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可见: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板书)
(过渡)那么,矛盾双方又是如何转化、向什么方向转化的呢?
师:一个简单的连线题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快速判断这个连线正确吗?
生:不正确。
师:那应该是……
生:盈—亏、成—败、高—低、正—负。
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相反。

师:没错。刚才我们讲道: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但这种转化不能“乱转化”,想怎么转化就怎么转化,而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盈利可以转化为它的对立面亏损,同样亏损可以转化为它的对立面盈利,而不是转化为成功或者转化为失败,也不是转化为福或者祸。
因此:矛盾双方是向各自的对立面转化。(板书)
师:同学们想一想:李宁公司成败、盈亏之间的转化是自然而然,从天而降的吗?
生:不是。
师:没错,它们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么,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李宁为什么会遭遇失败?它又是凭借什么样的条件实现扭亏为盈,走向成功的?请同学们两两一组,相互讨论。
师:李宁公司为什么会遭遇失败呢?请一位同学分享你们小组的看法。
生:……
师:没错,正是由于它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品牌定位不清晰、库存积压严重,才使得公司惨遭失败。
师:那么,它又是如何涅槃重生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这是由于(引导学生)退隐多年的创始人李宁的回归,打响了一场品牌保卫战。他融入年轻人的各种互动中,了解消费者;仔细分析市场、对品牌重新定位;又积极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实施多品牌战略、拓展销售渠道……,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努力,公司终于实现扭亏为盈、由败转成。
可见,中国李宁从成功走向失败绝非偶然;由失败转化为成功,更需要李宁公司上下齐心,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促成矛盾双方的转化。
所以: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条件。(板书)

师:矛盾无处不在:高速公路上汽车奔跑速度有快有慢、夜晚城市灯光的明暗相间,自然界中的昼夜更替、竞技比赛中的攻守转换……都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类似学习效果的好与坏、进步与落后的矛盾。其实,暂时的落后并不可怕,短时间内学习效果不好也不用担心,只要你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方法得当、日积月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成功实现由落后向进步的转变。
3.结课(1分钟内)
同学们,哲学源于生活,指导人们智慧生活、幸福生活。中国李宁的涅槃重生让我们深刻领悟到:矛盾双方可以转化,且朝各自的对立面转化,是有条件的转化。
其实,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成败得失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4.板书设计

5.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标、教学内容与学情,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本片段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法、讲授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自主探究,促使其思维发展,并实现知识的转化。为了打造有效课堂,实现教学目标,设置三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创境激趣,导入新课;剖析案例,引思明理;知识梳理,小结课堂。
环节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1分钟)
图片展示中国李宁亮相纽约时装周,创设情境,通过设疑“李宁公司为什么沉寂多年后能够涅槃重生?其背后包含了什么哲学原理?”来进行语言渲染,烘托气氛,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顺利导入新课。
环节二:剖析案例,引思明理(7分钟)
师生互动,设疑引思,合作探究,深入剖析中国李宁的发展历程——公司从无到有,经营成败得失,盈亏起起落落,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归纳总结:矛盾双方可以转化,且朝各自的对立面转化,是有条件的转化。层层递进,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
环节三:知识梳理,小结课堂(2分钟)
课堂小结,方向引领。哲学源于生活,指导人们智慧生活、幸福生活。使得学生能够在中国李宁公司的涅槃重生的案例中领悟哲学道理,并且能够学会用这些哲学道理去处理生活中的“矛盾与困难”,思考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成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