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先治血的临床应用思路
2025年08月10日
第二节 治风先治血的临床应用思路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可谓是中医界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自古以来在临床内、外、妇、儿各科均有所发挥运用,可见其必有贯穿临床实践的共性内涵,值得后人深入剖析。正如《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所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黄培新教授常常教诲我们学习中医就是要善于抓住前人为我们总结的“一言”。临床上抓住前人的一句话往往就能抓住疾病的诊治要点,从而避免“流散无穷”的弊端。“治风先治血”就是对风病证治高度概括的一句话,既强调了风与血在中医理论上的高度相关性,也指出了在治法上治血对治风的重要性。
“治风先治血”源自南宋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贼风偏枯方论》中对妇人中风证治的论述,原文为“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后被李中梓、朱丹溪等人引用。李中梓所著《医宗必读·真中风》中将“医风先医血”改为“治风先治血”,自此成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千古名言。随着历代医家对该法的实践运用,“治风先治血”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治风”已不再局限于中风病的治疗,在癫痫、颤证、瘾疹等内风、外风疾病中均有所应用。而“治血”也不再局限于“血行风自灭”,后世医家亦将其丰富为“养血风自灭”“血和风自灭”“血活风自灭”“血足风自灭”等,在临床治疗有了更多更灵活的手段。